一、教學目標
1.知道反射光是不同程度的偏振光,了解光的偏振現象在生活和科學技術中的重要應用。
2.通過光的偏振現象的研究,培養學生善于動手動腦、敢于猜想、喜歡探究的學習習慣和科學的思維方法。
3.通過了解光的偏振現象的應用,深切體會科學知識的實用價值和掌握科學知識的人生價值,激發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光的偏振現象的實驗探究。
【難點】運用光的偏振現象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利用偏振片表演魔術“穿墻而過”。提出問題:為什么順著玻璃管內方向觀察時,這堵“墻”會自動消失?嘗試用光的干涉、衍射等光學原理進行分析,得出這可能是光的另外一種性質從而導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1.認識偏振現象
提出問題:光的干涉、衍射現象已經證明光的確是一種波,那么光是橫波還是縱波?我們如何用實驗證明?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然后教師講解科學家對于光是一種橫波的研究歷程以及偏振片的原理。
引導學生通過類比的方法利用偏振片證明光是一種橫波。
2.探究偏振現象
學生對光是橫波的實驗研究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與小組同學共同探討。提出問題:如何用偏振片驗證光是一種橫波?將學生分組,利用一個旋轉的偏振片進行實驗,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并引導學生進一步設計實驗驗證光是一種橫波。通過比較,引出自然光的概,即自然光在與波傳播方向垂直的平面上包含了沿一切方向振動的光,并且沿各個方向振動的光強度相同,而自然光通過偏振片后形成偏振光。通過類比的方式學習自然光,并且運用自然光、偏振光的概念進行小組討論,分析實驗現象。
作出自然光和偏振光的示意圖。
環節三:鞏固提高
3.偏振現象的應用
導入魔術揭秘:向學生解釋玻璃管內部有兩個偏振片,其透振方向相互垂直,根據偏振原理可知,從側面看起來,重疊部分不透光, 故形成一堵“墻”。偏振太陽鏡,向學生展示普通太陽鏡和偏振鏡,分析用偏振片做太陽鏡的好處?安裝鏡片的透振方向?觀看立體電影的眼睛。
環節四:小結作業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內容。
課下學生論證偏振解決汽車眩光方案的可行性。
四、板書設計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