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德樹人
《禮記·大學》有曰:大學之道在在明明德。我國文化歷來重視公民的道德修養。黨的十八大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018年5月2日,習近平在與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時提出: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二、德育的意義
1.德育是進行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的重要條件,通過教育科學文化建設,可以開發人的智力,使人們掌握現代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奠定基礎。
2.德育是培養社會主義新人的必要條件,加強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對他們的整個人生具有定向和奠基的意義,是把他們培養成社會主義新人的必要條件。
3.德育是學校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證,它可以確保其他各育沿著正確方向發展,在素質教育中起著靈魂和核心作用。只有抓好德育,才能有效促進青少年一代全面健康地發展,才能保證實現教育目的。
三、常見德育方法
1.說服教育法
說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教師可以通過擺事實、講道理,運用語言說服和事實說服,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
2.榜樣示范法
教師可以選擇優秀的學習榜樣,激發學生對榜樣的敬慕之情,用榜樣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優異成就來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引導學生用榜樣來調節行為、提高修養。
3.陶冶教育法
教師可以創設良好的情境,引導學生參與,利用環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
4.實踐鍛煉法
教師引導學生參加各種實際活動,在活動中鍛煉學生思想,增長才干,培養優良思想行為習慣。
5.品德修養法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自我反省,實現學生思想轉化及行為控制。
6.品德評價法
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而予以激勵或抑制,促使學生品德健康形成和發展。
考生如果遇到教育時政類題目,要學會立足于時政要點,準確聯系教育學理論,豐富自己的答案。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