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利用南北朝并立形式圖明確東晉與南朝空間位置以及朝代的更替,理解統一是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趨勢。
2.通過多渠道收集與江南開發相關的文獻圖片等史料,小組討論總結江南經濟開發的表現,形成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歷史意識,提高史料歸納總結能力。
3.通過本課學習,感受中國古代區域開發的新成就,認識不同地區之間的交流對于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樹立積極為家鄉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的意識,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理論。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江南開發的表現。
【難點】
江南開發的原因。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朗誦“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并提出問題:這首詩的作者是誰?他生活在什么朝代?
學生回答: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
教師追問:詩人所生活的東晉是怎樣的?他追求的生活可能出現在什么地區?順勢導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東晉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西晉滅亡后,中國陷入到分裂時期等相關內容。提問:當時在南方建立了什么政權?
學生回答:西晉滅亡后,317年,司馬睿在建康重建晉朝,史稱東晉。
教師在多媒體播放紀錄片《嚴重低估的王朝——東晉》,提問:視頻中反映了東晉怎樣的特殊現象?
學生分析回答:在三國、西晉以后,一些聲名顯赫的士大夫家族開始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經濟等方面特權,形成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稱為“士族”。他們在西晉滅亡后,逃到南方,這些北方高門士族先后執掌東晉朝政,成為東晉政權的主要支柱。
教師補充:門閥士族在內遷南方之后,輪流把持朝政,當時最有勢力的王氏家族當政期間,被稱為“王與馬,共天下”。
(二)南朝
教師在多媒體展示《南北朝并立形式圖》,提問:南朝是怎樣建立的?具體先后經歷了哪些朝代?
學生結合教材回答:東晉的士族爭權奪利,勢力逐漸衰弱。420年,出身低級士族的武將劉裕奪取政權,建立宋朝,史稱劉宋政權。此后170年間,南方先后經歷了宋、齊、梁、陳4個王朝,合稱“南朝”。
教師總結:這4個王朝均定都建康,加上先前在此定都的吳和東晉,又統稱為“六朝”。
(三)江南的開發
教師安排學生閱讀史料和圖片,進行小組討論:江南地區為什么能夠得到開發?
小組代表回答:從西晉末年起,北方人民為躲避戰亂和民族壓迫大批流亡南下,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也充實了勞動力資源。南方戰亂少,社會穩定,自然條件優越,加上統治者重視生產,促進了江南地區的經濟開發。
教師在多媒體上出示《宋書》中的史料,提問:江南地區經濟發展的表現有哪些?
學生結合教材回答:南方土地大量開墾,農作物品種增加,產量提高。手工業方面,紡織、礦冶、陶瓷、造船、造紙等行業都有明顯進步。商業以長江沿岸最為活躍,番禺則是主要的外貿港口。
教師補充:在江南開發的過程中,許多山區的少數民族也逐步與漢族相交融。
(四)南北朝對峙
教師引導學生觀看南北朝發展動畫視頻,提問:南北朝時期的南朝勢力范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學生回答:東晉、南朝之交,一度將勢力范圍擴展到黃河南岸附近,但隨后在軍事上漸處下風,又退回到淮河一線。到陳朝,只能保有長江以南,上游又丟掉了四川和荊襄。
教師補充:到后期,在南北對峙中南朝處于明顯劣勢,覆亡大局已定。
環節三:小結作業
1.小結:教師結合板書,帶領學生系統歸納本節課所學知識。
2.作業:課下搜集資料,了解魏晉時期有哪些著名的門閥士族。
四、板書設計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