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方式
(一)誦讀活動
讀是語文教學的主線,語文的教學離不開讀,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還能從反復誦讀中讀懂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對于誦讀的形式也有很多種,下面給大家一一介紹一下。對于朗讀、默讀、指名讀、跟讀等方式大家比較常見,在這里就不做過多的贅述。
1.分角色朗讀
對于一些故事情節比較豐富,有人物對話的文章我們可以設置分角色朗讀,這樣可以對人物的形象以及文章的情感有更深層次的把握。比如:高中語文中的《林黛玉進賈府》這篇文章涉及到的人物相對來說比較多,有很多的人物對話,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設置分角色朗讀,這樣能更好地體會王熙鳳等人物的性格特點,以及文章的主旨。
2.帶著問題讀課文
新課改提倡啟發式教學,在語文教學中,一般都是通過問題的引導對學生進行啟發,所以,在閱讀的時候,我們可以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全文,邊讀邊思考,這樣學生的學習目的明確,也能結合文本,對問題有更深的思考。
3.競賽讀
學生以競賽的方式閱讀課文,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考場上也是非常好用的方式。大家在設置的過程中可以設置小組和小組之間競賽讀,也可以兩個人之間競賽讀。
(二)討論活動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對于語文課來說,要想對內容有更好地理解,就需要深入文本,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學生自己去討論、探究,而不是老師一味地去灌輸,是讓他們用自己的方法去理解文本,這個時候不妨設置小組討論,在設置小組討論的時候大家要注意了,小組討論的目的是深入文本、解決問題,因此,大家在小組討論的環節要設置問題,可以是一個問題,也可以是多個問題,如果設置多個問題的話,就要注意,在設置問題的時候要循序漸進、層層深入,也就是問題要由淺入深。討論之后還要有一個交流的過程,可以派小組的代表分享本組的學習成果,或者說一說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從而達到相互學習的效果。分享的時候老師要注意點撥和引導。
(三)表演活動
在一些情節比較豐富的文章中,我們可以設置一些表演活動,把一些情節直觀地展現出來,這樣學生們更容易深入理解文本。比如說高中的時候,我們學習過曹禺先生的《雷雨》,我們可以把這節課的精彩片段組織學生演出來,加深學生對周樸園、魯侍萍等一系列人物形象的深入理解,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辯論活動
在課堂上還可以就文章的內容巧妙地設置一些辯論活動,從而活躍課堂氣氛,同時又使學生的思辨能力得以提升,引發學生的思考。比如初中的《愚公移山》,其實,在今天,很多人不是很贊同愚公的做法,但還是有一部分人持贊同觀點,因此,我們就可以根據這兩個矛盾觀點,設置一個辯論賽,使學生更加深入理解文本的內涵。在考試過程中,這一活動的設置也可以增加你試講環節的亮點。
二、使用技巧
首先要注意控制時間,活動的時間不要過長,一般控制在10分鐘以內。對于閱讀時間要相應減少,但是不同學段有不同的要求。舉個例子,對于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你這樣說:同學們,給大家2分鐘的時間讀一下這篇文章。這樣絕對不可行,這個時候孩子們的閱讀速度還上不來,所以在時間方面需要長一些,控制在5分鐘以內就可以了。其次,在閱讀方式要具體,對于低年段的一般都用齊讀、朗讀;3、4年級就可以有意識地提升一下閱讀速度了,到了5、6年級閱讀習慣已經成型,可以給他們規定閱讀時間,提升閱讀速度,所以說閱讀方式一定要具體一些。最后,老師在點評的時候要注意,都說鼓勵式評價,但是不能說“好”,“真好,真棒”,這種評價方式是不當的,這種評價方式比較模糊,所以你對學生的評價方式有兩點要求:合理預設。也就是說,預設出表現非常好的,中等的,和不好的;針對合理預設做出客觀評價,也就是說要說明好在哪里,讓學生明白它的優勢所在,不好在哪,問題是什么,怎么去改,這就是合理的評價方式。雖然我們在面試考試的過程中沒有學生,沒有人跟你去互動,但是你這些環節一定都要有,這就需要你自己演出來。
在面試考試過程中,活動的設置會給你的試講增加亮點,所以,大家要適當設置一些活動,但是切記不要過多,每個環節配合一個活動就可以。
更多教師招聘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上一篇:教師招聘面試說課高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