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與技能】認識電流的磁效應,初步了解電和磁之間有某種聯系。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提高實驗探究和觀察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奧斯特的圖片、事跡介紹,感悟奧斯特善于發現問題,勇于進行科學探索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究電與磁的初步聯系。
【難點】電與磁之間存在著聯系。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磁懸浮列的圖片:并且提出問題,磁懸浮列車與普通列車的主要區別是什么?這么大的磁力是什么提供的?引導學生說出磁力由電提供,由此引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1.簡要介紹人類對電與磁的認識歷程,強調人類對自然規律的認識有著復雜的探索過程。并且介紹奧斯特的貢獻和生平。
2.電流磁效應實驗
教師提出問題,有什么方法知道電流周圍有磁場的存在?學生交流與討論得出:可以用小磁針靠近通電導體,觀察小磁針是否發生偏轉,則說明電流周圍是否和磁體周圍一樣存在磁場。
老師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并強調注意事項:1小磁針平行放在直導線的下方,閉合開關,接通電路后再斷開。2改變電流方向。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得出以下實驗現象:①導線通電后使磁針偏轉,斷電后磁針回到原位置②改變電流方向,磁針偏轉方向改變
在此基礎上教師提出問題,根據以上的現象我們能得出怎樣的結論,學生通過思考得出結論:通電導線的周圍有磁場,磁場方向跟電流方向有關。由教師給出這種現象叫做電流的磁效應的概念(導線通電時,磁針發生偏轉:導線中的電流方向改變時,磁針向相反的方向偏轉。通電導線的周圍有磁場,磁場的方向跟電流的方向有關,這種現象叫做電流的磁效應。)。
教師介紹最早發現電流磁效應的是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
環節三:鞏固提升
教師出示例題:在奧斯特實驗中,小磁針N極將會怎樣旋轉?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提問學生本節課有什么收獲,來進行小結。
作業:課后搜集電流的磁效應在生活中的應用,下節課分享交流。
四、板書設計
更多教師招聘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