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聶耳的《畢業歌》、《金蛇狂舞》中所體現的創作手法及思想。
【過程與方法】聆聽音樂作品,運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增強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知識與技能】了解《畢業歌》的創作背景和《金蛇狂舞》的演奏形式。掌握“螺絲結頂”的創作手法。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唱《畢業歌》、分析《金蛇狂舞》中“螺絲結頂”的創作手法。
【難點】掌握《金蛇狂舞》中“螺絲結頂”的創作手法。
三、教學用具
鋼琴、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帶大家一起感受一次升國旗的場面(升國旗奏國歌視頻)。大家很熟悉這首歌曲是《進行曲》,但是有誰知道是在什么背景下創作的呢? 20世紀30年代我國出現了一個組織---左翼音樂運動。他們是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左翼音樂工作者為骨干并團結愛國民族音樂力量的革命音樂運動。1930年3月在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之初,左翼文藝界就開始主義音樂問題。1932年開始,出現了大批優秀的音樂家、革命傳播者參與到群眾救亡歌詠活動中進行創作。他們這個組織的興起和發展,造就了一支革命音樂隊伍,對中國新音樂文化的建設有深遠影響。
大家有沒有想過這首鏗鏘有力歌曲是誰創作的?(田漢詞、聶耳曲)那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偉大的人民音樂家、革命家聶耳。(板書)
(二)初步感知
1、請同學談談對聶耳的了解學,總結介紹聶耳的生平。
2、聲樂作品欣賞
⑴初聽(電影《聶耳》--之<畢業歌>)思考:這首歌曲的情緒、氣勢是怎樣的?(英雄慷慨、積極樂觀)
⑵對比探究:觀看舞臺上表演的大型合唱,感受合唱效果使情感更加豐富。
(3)投入情感去演唱。
(三)探究學習
1、完整欣賞《金蛇狂舞》,了解創作背景。引導學生找出第三段中的創作手法“螺絲結頂”。
2、合作學習:分組對答唱第三段,體會節拍變化、樂句刪減、上下對答的效果。進一步了解“螺絲結頂”的創作手法。
3、實踐體驗:繪制出“螺絲結頂”的簡筆圖示,并運用“螺絲結頂”的創作手法練習4-8小節旋律。
(四)拓展延伸
欣賞聶耳的其它代表作品《鐵蹄下的歌女》、《碼頭工人》等,談談自己的感受。
(五)小結作業
請同學談談這節課的收獲,歸納聶耳的《畢業歌》中的情感充沛,《金蛇狂舞》中運用“螺絲結頂”的創作技法的巧妙地將音樂推向高潮。進一步印證了聶耳的那句名言“腦經若無正確的思想的培養,任它怎樣發達,這發達總是畸形的發達。那么一切的行為都沒有穩定的正確的立足點。”
課下請同學搜集整理冼星海的人物簡介及代表作品。
五、板書設計
聶耳
《畢業歌》 “進行曲”
《金蛇狂舞》(民樂合奏) “螺絲結頂”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