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如何為人處事。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更要關心學生身心的發展。平時與學生多做交流。對于與學生溝通一類的問題,在回答中應體現以下幾點原則:
(1)平等地與學生交往對話;
(2)公正、客觀地評價學生;
(3)理解學生,關心愛護學生;
(4)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權利;
(5)學會傾聽,善于傾聽。
【例如】小明的考試成績不理想,他傷心地哭了,作為教師的你會怎么辦?
【答案】首先,小明會因為自己的成績不理想而哭泣,這說明小明是一個上進的學生,對于這一點,我應該感到很欣慰。但這同時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小明承受挫折的能力可能不夠強。對于這個問題,我想分兩種情況來處理。如果小明是一個成績一直很的學生,這樣的一次“失敗”,對于他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挫折教育理論告訴我們,在教育過程中,挫折教育能打擊學生的驕傲情緒。對于一直很的學生,往往會滋生驕傲的情緒,這樣的一次挫折恰好可以幫助訓練其對逆境的承受能力,以防今后一旦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對生活失去信心。對于這樣的學生,我會用一周的時間靜觀其變,一周的時間一般都可以調整過來,如果情緒依然低落,我會適當地進行激勵,告訴他:這點挫折都接受不了,可不像我認識的×××了!老師相信你是一個很堅強的人!而如果小明是一個一直努力學習,卻成績上不去的學生,就要多費點心思進行引導。首先,我覺得很有必要在講解試卷的過程中,告訴學生:“這次的考試,可能有的學生成績不理想,但這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可能是沒有發揮好,有可能是學習方法不當,但是,這次考試并不代表最后的結果,只要我們勇于面對這次的挫折,在后面的時間里, 分析自己有什么不足,及時調整學習方法,繼續努力,相信每個學生都會有很大的進步。”在說的過程中,我會有意識地多看小明幾眼,并握拳微笑。
2.與家長溝通類問題
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密不可分。教師教學活動的展開,需要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因此,教師與家長進行經常的、密切的合作與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例如】家長過于溺愛孩子,形成不良的生活、學習習慣,老師該怎么辦?
【答案】我認為教師與家長及時溝通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在溝通過程中,首先,教師要理解家長,家長也要理解教師。這樣,才能縮短教師與家長的心理距離,使家長對教師充滿信任,為他們之間的良好溝通打下基礎。其次,要以“愛”為基礎,圍繞學生,運用靈活的溝通策略。在處理這類與 家長溝通的問題時,要注意學校、家長、學生三方都要兼顧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要權衡,回答此類問題時,要抓住“一切為了學生”這個中心。找到家長產生意見的根源所在,是不滿學校工作,還是由于學生自身出現了問題或其他原因需要同教師協商,然后再針對不同原因探討如何處理。如果是在自己權限能力范圍內可以解決的,力爭與家長進行協調;也可以通過及時向校領導匯報,由校方討論作出答復;還可以與同事多交流意見,集思廣益。回答時還應強調同家長做出及時充分的溝通。
3.與領導溝通類問題
【例如】你去辦公室給領導送文件,看見領導桌上放了一封關于自己的學生意見信,這時你怎么辦?若過了一段時間領導還沒有找你談話,你認為是什么原因?你會如何做?
【答案】遇到這種情況,我會認真反思,是自己工作中出現了疏漏,還是學生對自己產生了誤解。以工作為重,以學校的利益為重, 如果是自身出現的問題,則要深刻反思自己。如果自己并沒有疏漏,而是學生對我工作的不理解。那也要注意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今后加強與群眾的溝通和交流。認 真思考自己在工作中有無疏漏,如有不足及時改正。如果領導沒找我談話,這說明領導通過調查證實責任不在我。為了避免對我的工作產生不必要的干擾,所以沒有找我談話。或者事件還在調查中,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領導在掌握第資料前也不必找我談話。我只需要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職工作。將心比心,我相信,如果我把學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學生是會看得到我的工作態度和積極性的。
4.與同事溝通類問題
與同事溝通協調的題型主要包括:
(1)面對同事的誤解
回答時圍繞以溝通為核心解決問題即可。首先表態,要冷靜看待同事對我的誤會,不要爭辯。其次,認真反思同事為何會誤會我,找出根源并加以改正。再次,適時和同事溝通,消除誤會,并指明自己的立場。最后,認真反思。
(2)面對同事的錯誤
應答策略是:應當盡最大努力幫助同事,盡量減少他的損失。然后在適當場合提醒他對待工作要認真負責,避免再次發生這樣的事。
(3)面對同事的意見
應答策略:首先表態,要冷靜分析、妥善處理。其次對有意見的同事,在做好解釋工作之前,要著重了解他們的意見,征求他們的建 議。最后對合理的意見,應當及時匯總,并向學校領導匯報,對于不合理的意見,做好解釋說服工作。
(4)面對老同事
應對策略:一般來說,老同事工作經驗豐富,行事穩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尊重老同事,向老同事多請教學習,理解老同事的脾氣與個性。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