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使學生能夠:
1.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包括數學事實、數學活動經驗)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2.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3.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二、實踐與綜合應用的常用教學方法
實踐與綜合應用課常用教學方法有:
(一)激活活動興趣類
這類方法的主要作用是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和認知的興趣,從而增強他們學習的動力。主要方法有:
1.情感溝通法
這種方法,不僅在活動中可以使用,在平時師生交往時,也可以使用,教師要善于運用語言、用真情加強師生間的感情交流,使活動形成親切、和諧的氣氛。
2.情境渲染法
情境渲染法,即借助各種情境,激發學生活動的興趣。具體做法有:聯系生活展現情境;運用實物演示情境;借助圖畫再現情境;播放音樂渲染情境;扮演角色體會情境;錘煉語言描繪情境等。這種方法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是較為常用的。
(二)提高活動能力類
1.操作訓練法
即讓學生運用工具、材料進行制作、拼裝或改造,讓學生在動手動腦中,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
2.想象創新法
(三)活動評價反饋類
活動評價反饋就是對學生活動的結果及其行為進行反饋、評價,及時矯正錯誤、鞏固知識。在實踐中主要采用的是多面反饋法。多面反饋法,即讓全班學生共同參與到反饋過程中去,造成立體反饋,以強化評價。具體做法包括:
1.自我評價
2.小組互評
3.教師點評
4.分層評價
(四)實踐類
1.調查法 2.體驗法
(五)信息整理類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搜集、處理和整理信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文獻查閱法、篩選法、比較法和歸類法。
【經典試題回顧】
推進小學數學校本研究經常采用哪些基本策略?
【答案】當前,在小學進行校本研究,通常可以采用如下策略:
(1)以教學實踐和課程實施為重點,進行教育敘事研究。
(2)從單純的課例設計,向“教學方案”和“教學案例”的方向拓展。
(3)以校本行動研究為手段,推動校本教研的開展。
(4)整合校本研究的主要內容,促進學生成長和教師發展。
即讓學生根據教學內容,大膽說、大膽做,充分發揮其想象力和創造力。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