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所以首先我來談談對教材的理解。本節課選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6章第3節的第一課時,主要內容是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的關系、細胞衰老的特征與原因等。學習本節課,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從分子水平上理解細胞的生命歷程,同時也為后面細胞凋亡和癌變等知識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因此,本節課在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說學情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真正的主人。因此,一堂好課,除了要分析教材,還需要對學生充分了解,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我所面對的高一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認知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雖已初步建立,但還不完善。同時,高一學生雖然對細胞的結構與代謝有了初步認識,但對細胞的生命歷程的了解還不夠,因此需要我在教學過程中多加以引導和鼓勵。
三、說教學目標
1.掌握細胞衰老的特征,了解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的關系及衰老的原因。
2.通過開展分組討論,自主探究引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提高分析推理和概括總結能力。
3.探究生物界基本生命系統細胞衰老的奧秘,增強對生物的學習興趣。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本節課的重難點定為:
【重點】細胞衰老的特征及原因。
【難點】細胞衰老的特征。
五、說教學方法
為了輔助教學更好的展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過程中我將采用講授法、分組探究法等教學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多媒體展示“人的一生中面部變化”的視頻,引導學生思考:衰老是生物界的普遍現象,人體衰老后會表現出哪些特征?人體衰老與細胞衰老又有哪些關系?從而引發學生思考,并順勢導入新課《細胞的衰老和凋亡》。這樣設計,既可以激發學生探索未知的學習興趣,又為接下來的教學內容作了鋪墊。
環節二:新課教學
(一)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的關系
首先利用多媒體展示草履蟲、眼蟲、瘧原蟲等幾種單細胞生物,以及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血細胞等圖片,引導學生思考這些單細胞生物或者多細胞生物的細胞衰老或死亡后,個體會如何變化?經過學生思考回答,以及教師引導,最終師生共同得出:單細胞生物體的細胞衰老或死亡就是個體的衰老或死亡;多細胞生物個體衰老的過程是組成個體的細胞普遍衰老的過程,并且細胞會隨著分裂次數的增多而衰老。
(二)細胞衰老的特征
這部分內容不僅是學習的重點,而且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歸納總結能力,因此可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1.再次觀察“人的一生面部變化”的視頻,以及對初生嬰兒與老年人生理特征等方面進行對比,引導學生思考細胞衰老是怎樣的過程?經過學生自由回答,以及教師的引導,最終師生共同得出:細胞衰老的過程就是細胞的生理狀態和化學反應發生復雜變化的過程,并最終表現為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
2.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根據生活經驗和大屏幕上幾組老年人的圖片,探討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老年人有哪些生理特征?
第二,當人類的細胞衰老后,與正常細胞相比,可能會有哪些改變?
第三,為什么老年人皮膚上會長“老年斑”?
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可能會回答,老年人身體的各項機能會有所下降:頭發由黑變白,皮膚松弛,會出現老年斑等,但是無法準備答出衰老細胞會有哪些變化,由此教師利用大屏幕播放正常細胞的衰老過程圖,各小組成員交流討論后,派小組代表發言,不管學生回答的正確與否,教師都會給予恰當的過程性評價,以此來激勵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經過師生共同總結,得出衰老細胞的特征:細胞內水分減少,細胞萎縮,體積變小,新陳代謝的速率減慢;細胞內多種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累積等。最后,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回答第三個問題,為什么老年人的皮膚上會長“老年斑”,并歸納總結出正確答案。
(三)細胞衰老的原因
對于細胞衰老的原因,通過展示科學家對細胞衰老機制的研究成果,讓學生加深對自由基學說和端粒學說的認識與了解。
之所以這樣設計新課教學,是為了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同時,還能讓學生提高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并樂于學習,感受生物課堂的趣味性。
環節三:鞏固提升
在這一環節,為了檢驗學生是否掌握所學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我會在大屏幕上展示相關的練習題,之后讓學生作答。
環節四:小結作業
好的結尾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為了讓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內容有一個系統的整體把握,我會和學生再次總結本節課所學知識點;讓學生在課后搜集資料,嘗試回答教材當中社會老齡化的相關問題,并預習下一課時有關細胞凋亡的內容。
七、說板書設計
接下來是我的板書設計,板書設計簡潔直觀,清晰明了,便于學生直接抓住本節課的重難點。
謝謝各位老師,我的說課到此結束!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