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____號考生。今天很榮幸能夠有這樣一個機會站在這里聆聽各位前輩的點評,今天我準備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為克服重難點采取的教法和學法、教具準備、教學過程等方面對本節課進行闡述。
一、說教材
歌曲《剪羊毛》是一首人音版第六冊第五單元的歌曲。它是一首澳大利亞民歌,它以生動詼諧的筆調,描繪了澳大利亞人民在羊毛豐收季節的勞動場景。旋律輕快、活潑,富有律動感,表現了豐收之際的喜悅心情,歌詞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剪羊毛”這一特定的勞動場景,富于想象,很有童趣。歌曲為二段體結構,第一樂段以歡快起伏的旋律和富有勞動生活的節奏,生動地展現了澳大利亞牧民在剪羊毛時的情景。第二樂段開始音區較高,旋律和節奏開闊舒展,使得歡快的勞動情景得到更為生動鮮明的表現。最后兩個樂句重復了第一段最后兩個樂句,它強調了“只有努力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生活"這一哲理,并在藝術上給人以完整、圓滿的收束。本課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以情景教學法為主線,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以整體方式去感知,注重了聽覺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去大膽想像、創造。
二、說學情
由于三年級學生仍然是好奇好動,以形象思維為主,聯系和模仿能力較強,并且有了簡單的知識儲備,能在了解我國民歌的基礎上,進一步來學習外國民歌,但是這時期的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對音樂的聽賞能力比較薄弱,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多鼓勵,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三、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教學目標應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方面,而這三維目標又應是緊密聯系的一個有機整體,因此我設計的三維目標如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歌曲,感受源于勞動的律動,知道音樂與生活、勞動密不可分,感受勞動的快樂。
【過程與方法】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嘗試角色扮演等活動,能夠對學習產生興趣,提高對音樂的創造力、感受力和表現力。
【知識與技能】學會歌曲并用熱情、飽滿的情緒演唱。
四、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融進新課程的教學理念,為了充分體現音樂學科的教育功能和人文精神的理念,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用熱情、飽滿的情緒演唱歌曲,體驗勞動的快樂。
【難點】準確把握好歌曲中附點節奏型和四分休止符的演唱。
五、說教法、學法
(一)說教法
教法運用得當,可以保證學生正確地領會和系統的掌握教材,發揮學生的聽覺、視覺感覺,我采用的教法是:
情境教學法、聽唱法、啟發式教學法。
(二)說學法
音樂課應重視對學生的音樂實踐,所以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且自由發揮。這節課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的學法:
模仿法、聽唱法、合作探究法
六、說教學準備
為了輔助課堂更好的展開,我采用以下的教學用具:鋼琴、多媒體、打擊樂器
七、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總的設計思路分為五個環節:導入音樂課堂——欣賞歌曲——學唱歌曲——表現歌曲——課堂小結。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一)新課導入
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我播放歌曲《粉刷匠》視頻,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音樂中粉刷匠的勤勞,之后引導學生走進澳大利亞,了解澳大利亞風情,比如:澳大利亞的湖泊、沙灘、森林、奇石,悉尼的歌劇院,最后走進牧場,揭示課題《剪羊毛》,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通過看視頻、簡介澳大利亞的風土人情,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意境,進一步了解《剪羊毛》的內涵和意義。
(二)欣賞歌曲
在欣賞環節,結合學生的自然特點,并在教學中建立平等的師生和諧關系。我采取了播放澳大利亞民歌《剪羊毛》,通過形象的描述引導學生感受歌曲的內容,接著展示附點節奏和四分休止符,將節奏比做出剪羊毛的動作示范給學生,學生模仿剪羊毛的節奏,我啟發學生找出節奏中容易出錯的地方并練習改正。之后再次欣賞,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音樂情緒。讓學生感受附點音符的特點并且通過練唱曲譜,讓學生感受附點音符和休止符,間接的解決歌曲中出現的難點,同時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三)學唱歌曲
由于前面的教學環節中對歌曲學唱已經做了鋪墊,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在學唱環節我采用模唱法、聽唱法以及學唱法等不同教學方法交替使用,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學會思考,全面參與,積極討論,促使學生在哼唱——模唱——學唱(視唱樂譜、填詞演唱)——會唱——有感情地演唱——男、女兩級接龍唱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到歌曲熱情、飽滿的情緒,更深刻地體驗到勞動創造幸福的真諦,使思想教育如春風化雨滲透在每個學生的心田。顯示了音樂教學對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密切關系。
(四)擴展延伸,表現歌曲
有感情就有想象,從而形成創造思維。在擴展延伸環節我帶領學生創編節奏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學生通過分組討論,自由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之后創造出恰當的節奏為歌曲伴奏,最后小組演奏,我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對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多關心多鼓勵,隨時引導學生在音樂活動中開展自評互評和老師的隨堂評價,以提高學生的樂感和審美能力。之后啟發學生創編動作進行歌表演,同時綜合其他藝術手段進一步表現歌曲。學生在創編活動中逐步養成樂于思考、勤于創造的意識和習慣,能夠有效提升音樂的創編能力。
(五)課堂小結
好的結尾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小課堂小結的部分我進行情感總結,并結束本節課:這節課我們感受到了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體會到了勞動創造幸福的真諦。希望同學們能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自己的幸福生活。下課!
八、說板書設計
我始終貫徹課標提出的以音樂為定位的依據,課堂中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學過程中的體現教學重難點和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及審美意識的提高,我的板書本著簡介、直觀、清晰的原則通過多媒體的形式來呈現。
以上是我對《剪羊毛》的教學設計,在試講過程中還有一些不足之處,敬請各位各位老師的指導、幫助!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