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學產生的歷史背景
心理學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在歐洲,心理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時代。亞里士多德的《論靈魂》是歷史上第一部論述各種心理現象的著作。現代心理學的誕生和發展有兩個重要的歷史淵源:一是受到近代哲學思潮的影響,特別是唯理論和經驗論的影響,近代哲學為西方現代心理學的誕生提供了理論基礎;二是受到實驗生理學的影響,現代心理學的實驗方法直接來源于實驗生理學。
1879年,德國著名心理學家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創建了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開始對心理現象進行系統的實驗研究。在心理學史上,人們把這一事件,看作是心理學脫離哲學的懷抱,走上獨立發展道路的標志,也意味著科學心理學的誕生。馮特因此被稱為“心理學之父”。
二、西方主要的心理學流派
1.構造主義心理學
構造主義心理學的奠基人是馮特,并由弟子鐵欽納將其發展成為嚴密的心理學體系。20世紀前30年,該學派在美國心理學中占優勢,30年代以后趨于瓦解。構造主義主張心理學應該研究人們的直接經驗即意識,并把人的經驗分為感覺、意象和激情狀態三種元素。在研究方法上,主張心理學應該采用實驗內省法分析意識的內容或構造。構造主義強調心理學的基本任務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規律。它不重視心理學的應用,不關心個別差異、教育心理、兒童心理等心理學領域以及其他不能通過內省法研究的行為問題。
2.行為主義心理學
1913年,美國心理學家華生發表了《在行為主義者看來的心理學》,宣告了行為主義的誕生。行為主義產生以后很快風行美國乃至全球,還引發了一場心理學史上的“行為主義革命”。從20世紀20年代至50年代這近40年的時間里,行為主義幾乎一統天下,因此被稱為西方心理學的“第一勢力”。
行為主義有兩個重要的特點:(1)反對研究意識,主張心理學研究行為;(2)反對內省,主張采用實驗方法進行客觀的研究。
3.精神分析心理學
精神分析又稱為弗洛伊德主義,由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弗洛伊德創建,其理論來源于治療精神病的臨床實踐。精神分析學派重視對異常行為的分析和無意識的研究,認為人的一切個體的和社會的行為都根源于心靈深處的某種欲望或動機,特別是性欲的沖動。精神分析學派重視對動機和無意識現象的研究,這是該學派對心理發展的重要貢獻。
4.人本主義心理學
人本主義心理學興起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代表人物有馬斯洛、羅杰斯等。該學派猛烈沖擊著在美國很有勢力的精神分析心理學派和行為主義心理學派,形成了心理學中的“第三勢力”。人本主義心理學著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認為人的本質是好的、善良的,他們不是受無意識欲望驅使的野獸。
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實現的需要。因此,只要有適當的環境,他們就會力爭達到某些積極的社會目標。這些看法和精神分析學派截然不同。人本主義反對行為主義只相信可以觀察到的刺激與反應,認為正是人們的思想、欲望和情感等這些內部過程和內部經驗,才使他們成為各不相同的個體。
5.格式塔心理學
格式塔心理學興起于20世紀初的德國,創始人為韋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Gesta1t”在德文中意味著“整體”,它代表了這個學派的基本主張和宗旨,所以格式塔心理學又稱完形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反對把意識分析為元素,而強調心理作為一個整體、一個組織的意義,認為整體不能還原為各個部分、各種元素的總和;部分相加也不等于全體;整體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約著部分的性質和意義。
6.機能主義心理學
機能主義誕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創始人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士,其代表人物還有杜威和安吉爾等人。機能主義也主張研究意識,但他們不把意識看成是個別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看成一種持續不斷、川流不息的過程。在他們看來,意識是個人的、永遠變化的、連續的和有選擇性的。意識的作用就是使有機體適應環境。該學派強調對意識作用與功能的研究,認為意識的作用就是使有機體適應環境,不贊成構造主義對心理結構進行分析。
7.現代認知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出現在20世紀初,在5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發展。現代認知心理學以1967年奈塞爾出版的《認知心理學》為誕生標志,該學派是以信息加工觀點為核心的心理學,又稱為信息加工心理學,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該學派把人的心理活動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統,由感官搜集信息,經過分析、存儲、轉換,然后加以利用。認知心理學設計實驗,利用客觀研究方法來研究這些過程。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