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的廣度
注意的廣度,也稱注意的范圍,是指在同一時間內,人們能夠清楚地知覺出的對象的數(shù)目。影響注意廣度的因素有:
1.注意廣度的大小與被知覺對象的特點有關。知覺對象愈相似,排列愈集中或有規(guī)則,注意廣度也就愈大;反之,注意廣度則愈小。
2.注意廣度的大小和人們當時的知覺任務分不開。閱讀同一篇文章,擔任編輯任務的人與從事校對工作的人,注意廣度就不一樣。前者較大,后者較小。
3.注意廣度的大小主要取決于一個人已有的經驗和知識。經驗愈多,知識愈廣,就愈善于組織所感知的對象,把它們聯(lián)系成一個整體來感知。
二、注意的穩(wěn)定性
注意的穩(wěn)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對象或某一活動上的時間長短特性。持續(xù)時間愈長,注意就愈穩(wěn)定。影響注意穩(wěn)定性的因素有:
1.注意對象的特點。維持時間的長短取決于事物的復雜和變化程度,簡單而無變化的對象,注意集中的時間就很短。一般而言,任何人的注意都不能以同樣的強度維持20分鐘以上。
2.有無堅定目的。注意的集中和穩(wěn)定主要取決于人們有無堅定目的。當人們?yōu)檫_到一定目的而把注意集中于某一對象時,可以保持相當?shù)姆€(wěn)定性。在實際工作和學習中,如果允許在10~20分鐘的集中注意之后,松弛幾秒鐘,那么注意的穩(wěn)定性就可保持數(shù)小時之久。
3.個人的主觀狀態(tài)。一個意志堅強,善于控制自己又能同各種干擾作斗爭的人,注意就比較穩(wěn)定;一個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心情愉快的人,注意就能持久。
要使注意掙久地集中在一個對象上,是很困難的。短時間內注意周期性地不隨意跳躍現(xiàn)象稱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動搖),它是由人的感受性不能長時間地保持固定的狀態(tài),而是間歇性地加強和減弱造成的。注意的起伏周期一般為2、3秒至12秒。這種現(xiàn)象在復雜的認知活動中是經常發(fā)生的,但只要我們的注意沒有離開當前的對象,注意起伏就不會產生消極的作用。
注意不穩(wěn)定表現(xiàn)為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離開了當前應當完成的任務面被無關的事物所吸引。它使我們不能清晰地認識事物,所以我們必須和它作斗爭。
三、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進行兩種或多種活動時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對象的現(xiàn)象。如學生在課堂上一邊聽課,一邊記筆記。注意的分配是有條件的,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
1.在同時進行的兩種活動中,必須有一種活動是已經熟練的。司機開車,只有在駕駛技術已經很熟練的情況下,才能把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觀察汽車前進的道路上。
2.同時進行的幾種活動都已熟練。注意可以在幾種活動上迅速更迭,即所謂的輪流注意。有經驗的教師在課堂上,既能做到按講稿講課,又能注意觀察學生的聽課情況,同時還可以板書和掌握好時間。
3.幾種不同的活動已成為一套統(tǒng)一的組織。如有些演員能夠自拉自唱,或者邊說邊打快板。
注意分配的能力因人而異,有人能夠毫不紊亂地同時進行幾種活動,有人則感到很困難。其關鍵在于是否通過艱苦練習,形成大腦皮層上各種各樣牢固的暫時神經聯(lián)系。
四、注意的轉移
注意的轉移是根據(jù)新的任務,主動地把注意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或由一種活動轉移到另一種活動的現(xiàn)象。影響注意轉移快慢和難易的條件有:
1.原來注意的強度。原來注意的強度越小,轉移就越容易、迅速;反之亦然。
2.新的注意對象的特點。新的注意對象越符合人的需要和興趣,注意轉移就越容易、迅速;反之亦然。
3.大腦皮層神經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相互轉換的靈活性。靈活性強的人,注意轉移比較容易。
4.各項活動的目的性或第二信號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作用。目的性不明確,語言的調節(jié)能力太弱,既不能很快地抑制那些不該興奮的區(qū)域,也不能很快地解除大腦皮層上應該解除的抑制,這樣就使注意的轉移表現(xiàn)得不靈活。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