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學生記憶的發展
1.無意記憶和有意記憶的發展
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無意記憶和有意記憶都在發展。一般來講,小學三年級學生的無意記憶占優勢,無意記憶的效果優于有意記憶的效果。到了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有意記憶水平開始超過無意記憶水平,但是這種有意記憶仍是被動的。中學生記憶的目的性、抗干擾性較強,而且中學生已能自己確定記憶任務,這為他們完成復雜的學習任務提供了保證。
小學低年級學生經常采用機械記憶的方法(復述)學習。中學以后,有意記憶在學生的記憶中占主導地位。更為重要的是,中學生的有意記憶的主動性增強,他們不再依靠家長或老師的幫助,而強調由自己確定記憶任務。
2.形象記憶和抽象記憶的發展
形象記憶和抽象記憶都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而發展,只是在同一年齡階段,二者占優勢的情況不同。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形象記憶占優勢。在學習中,他們需要借助具體形象來記憶信息。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抽象言語記憶的增長率逐漸超過了具體形象記憶的增長率,但他們對抽象材料的記憶仍然以具體事物為基礎。到了中學階段,學生的抽象記憶已占優勢地位,他們對抽象材料的記憶不再依賴具體事物的支撐。
二、提高記憶效果的方法
1.明確記憶目的,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有無記憶目的或記憶目的是否明確會影響記憶的效果,目的不同,學習者在記憶材料時的組織會有所不同,這樣就會影響記憶的效果。首先,要有長遠的記憶目標和意圖,學習記憶應有計劃;其次,記憶的時間意圖應準確與明確,以便提高記憶效果;再次,要培養學生直接和間接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2.對材料進行精細加工,促進對知識的理解
人們既可對學習材料作表面加工,也可以作精細加工,即理解材料的意義。研究表明,理解越深,保持就越好。為了理解記憶的材料,應該先對材料進行分析,把它的觀點、論據以及邏輯標示出來,然后把它們概括而確切地敘述出來,這樣就比較容易記憶和保持。
3.運用組塊化學習策略,合理組織學習材料
對材料的組塊化實際上就是把若干的組塊組合成數量更少的、體積更大的組塊的心智操作,它能使輸入信息有效地儲人長時記憶。對記憶材料可以用多種方式組織加工,常見的組織加工方式是類別群集,即把一系列項目按一定的類別來記憶。
4.理解學習材料的意義
機械記憶的特點是基本上不去理解材料的意義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只是按照材料呈現的時空順序進行逐字逐句的記憶。如果將機械記憶的內容,人為地賦予其意義,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記憶效果。
在學習中要以意義記憶為主,機械記憶為輔,發揮兩種記憶各自的長處,從而提高整個記憶的效果。
5.運用多重信息編碼方式,提高信息加工處理的質量
編碼是對信息進行轉換,使之適合于記憶貯存。如在長時記憶過程中,可采取多重編碼方式,提高信息加工質量,加深個體對識記材料的理解,使識記信息納入原有知識結構,不易遺忘。
6.重視復習方法,防止知識遺忘
學過的知識,如果不經過復習,是不可能長久、完全保持在記憶中的。克服遺忘最好的辦法是加強復習。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