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派學習理論認為,有機體獲得經驗的過程是通過積極主動的內部信息加工活動形成新的認知結構的過程。
一、格式塔的完形一頓悟學習理論
苛勒等人通過著名的黑猩猩實驗,對學習中個體產生變化的實質及原因作出了解釋。他們關于學習本質的觀點如下:
第一,從學習的結果來看,學習并不是形成刺激一反應的聯結,而是形成了新的完形。
第二,從學習的過程來看,學習是通過頓悟過程實現的。首先,學習不是簡單地形成由此到彼的神經通路的聯結活動,而是在頭腦中主動積極地對情境進行組織的過程;其次,學習過程這種知覺的重新組織,不是漸進的嘗試錯誤的過程,而是突然的頓悟。因此,學習不是一種盲目的嘗試,而是由于對情境頓悟而獲得的成功。所謂頓悟,就是領會到自己的動作和情境,特別是和目的物之間的關系。
格式塔學派對學習理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肯定了主體的能動作用,把學習視為主動構造完形的過程,強調觀察、頓悟和理解等認知功能在學習中的作用,同時也批判了桑代克的嘗試一錯誤論。
二、托爾曼的符號學習理論
托爾曼是一位受格式塔學派影響的行為主義者,他提出的認知學習理論和內部強化理論對現代認知學習理論的發展有一定的貢獻。他關于學習的主要觀點包括:
首先,學習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獲得。學習的目的性是人類學習區別于動物學習的主要標志。期望是個體依據已有經驗建立的一種內部準備狀態,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關于目標的認識和期待。期望是托爾曼學習理論的核心概念。
其次,學習是對完形的認知,是形成認知地圖的過程。
托爾曼的符號學習理論把認知主義的觀點引進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改變了聯結派學習理論把學習看成是盲目的、機械的過程的觀點。他重視學習的中介過程,強調學習的認知性和目的性,這些思想對現代認知學習理論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三、布魯納的認知一發現學習理論
1.學習觀。他認為,學習的實質在于主動形成認知結構,而非被動地形成刺激一反應的聯結;學習者主動地獲取知識,并通過把新獲得的知識和已有的認知結構聯系起來,積極地建構其知識體系。
學習包括獲得、轉化和評價三個過程。新知識可能是以前知識的精煉,也可能與原有知識相違背;獲得了新知識以后,還要對它進行轉化,即對新知識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概括;而評價則是對知識轉化的檢查,通常包含對知識合理性的判斷。
2.教學觀。由于布魯納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和認知結構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張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對學科的基本結構的一般理解。所謂學科的基本結構,是指學科的基本知識、基本方法與基本態度。
3.學習法。布魯納認為,發現是教育兒童的主要手段,學生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的最好方法是發現學習。發現法是指用學生自己的頭腦去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形式。
布魯納是美國教學改革運動中極其重要的人物,在心理學為教育教學服務方面作出了顯著貢獻,但他的學習與教學理論也有一些偏頗的地方。他完全放棄知識的系統講授,而以發現教學來代替,夸大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他認為“任何科目都能按某種正確的方式教給任何年齡階段的任何兒童”,這其實是不可能的。
四、奧蘇貝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
1.學習的分類
奧蘇貝爾從兩個維度對學習做了區分:從學生學習的方式上,將學習分為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從學習內容與學習者認知結構的關系上,又將學習分為有意義學習和機械學習。
2.有意義學習的本質及條件
奧蘇貝爾認為學校中的學習應該是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和有意義的發現學習,但他更強調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因為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可以在短時期內使學生獲得大量的系統知識。有意義學習的本質就是以符號為代表的新觀念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原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系的過程,是原有觀念對新觀念加以同化的過程。所謂非人為的聯系,是指有內在聯系而不是任意的聯想或聯系,指新知識與原有認知結構中有關的觀念建立在某種合理的邏輯基礎上的聯系。所謂實質性的聯系,是指表達的語詞雖然不同,但卻是等值的,也就是說這種聯系是非字面的聯系。
有意義學習的條件包括:(1)客觀條件,是指受學習材料本身性質的影響。有意義學習的材料本身必須合乎這種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標準,即具有邏輯意義。教材一般符合此要求。(2)主觀條件,是指受學習者自身因素的影響。首先,學習者必須具有有意義學習的心向;其次,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必須具有適當的知識,以便與新知識進行聯系;最后,學習者必須積極主動地使這種具有潛在意義的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有關的舊知識發生相互作用。
3.先行組織者
奧蘇貝爾同時提出“先行組織者”概念,即先于某個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引導性學習材料。先行組織者的抽象、概括和綜合水平高于學習任務,并與認知結構中的原有觀念及新的學習任務相關聯。
它可以在學習者已有的知識與需要學習的新內容之間架設一道橋梁,使學生能更有效地同化、理解新學習的內容。
五、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理論
加涅運用現代信息加工理論的觀點和方法建立了信息加工學習理論。加涅認為,學習過程就是一個信息加工的過程,即學習者將來自環境刺激的信息進行內在的認知加工的過程。學習是學習者神經系統中發生的各種過程的復合,而不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簡單聯結。刺激與反應之間存在著“學習者”“記憶”等學習的基本要素。學習包括外部條件和內部條件,學習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習者頭腦中的內部活動。與此相應,他把學習過程劃分為八個階段:動機階段、了解階段、獲得階段、保持階段、回憶階段、概括階段、操作階段、反饋階段。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