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制度是指一個國家各級各類教育機構和組織的體系及其管理規則。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育的施教機構系統方面,二是教育的管理系統方面。
廣義的教育制度指國民教育制度,是一個國家為實現其國民教育目的,從組織系統上建立起來的一切教育設施和有關規章制度的總和。
狹義的教育制度指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是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總體系,具體規定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要求、入學條件、修業年限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學校教育制度是國民教育制度的核心與主體,體現了一個國家國民教育制度的實質。
二、建立學制的依據
(一)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科學技術發展狀況
學制的建立,必須考慮生產力發展水平與科學技術發展狀況,要與它們的要求相適應。如普及義務教育制度,主要是由于生產力發展水平與科學技術發展對勞動者的文化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二)社會政治經濟制度
學制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反映一定歷史時期政治經濟制度的要求,并為一定的統治階級服務。特別是學制中關于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目的、學制年限、入學條件等受統治階級的有關方針、政策的制約,反映統治階級的愿望和要求。
(三)青少年兒童身心發展規律
青少年兒童身心發展的各個階段,都有明顯的年齡特征。因此,在制定學制時,如確定入學年齡、修業年限、各級各類學校的分段與銜接,都必須考慮他們的智力和體力發展水平。再如小學入學年齡,許多國家都規定為5~6歲,就是因為兒童到了5~6歲時,大腦的發育已經成熟,能夠適應系統學習的需要。正是由于學制受青少年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制約,所以不同國家在學制的很多方面是一致的,如入學年齡,大、中、小學階段的劃分等。
(四)人口發展狀況
教育事業的規模、教育結構的調整、教育發展規劃的制定、教育經費的投入等,與人口問題都是分不開的。如人口的分布、人口的增長率以及人口的年齡結構等,都對學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改革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五)本國學制的歷史發展和國外學制的影響
學制的建立還必須吸取本國原有學制中有用的部分,參照外國學制的經驗。每個國家的學制都有其形成與發展的過程,在建立新學制時,既不能脫離本國學制的歷史沿革,也不能忽視吸收其他國家學制改革的有益經驗。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