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實施的概念
課程實施即將已經編定好的課程付諸實踐的過程,它是達到預期的課程目標的基本途徑。一般來說,課程設計得越好,實施起來就越容易,效果也就越好。
課程實施作為一個動態的序列化的實踐過程,具有一定的運行結構:1.安排課程表;2.分析教學任務;3.研究學生的學習特點;4.選擇并確定教學模式;5.規劃教學單元和課;6.組織教學活動;7.評價教學活動的過程與結果。
二、有效實施課程的條件
1.課程計劃本身的特點
(1)合理性(相對優越性),即指課程設計以及課程計劃的編寫是否具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是否確實改進了已有的課程;
(2)和諧性,即課程計劃的制定不僅要考慮未來人和社會的發展,還應考慮當下人和社會的要求;
(3)明確性,如果缺乏明確性就容易造成使用者的混淆,以致增加困惑和挫折感;
(4)簡約性,過于復雜的課程設計可能不易被理解或無法被接受,導致實施困難;
(5)可傳播性,即課程計劃向各地學校推行的難易程度;
(6)可操作性,實施、使用的方便程度。
2.教師的特征
教師對課程實施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的參與。教師參與課程計劃、課程標準的擬定,可以增強其實施課程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2)教師的態度。采取封閉態度的教師對課程改革缺乏關注,不愿意投入,也不易接受新的理念和方法,對課程的實施會產生負面影響。采取開放式態度的教師關注改革的進程,樂意接受新課程、新方法,有利于課程計劃的實施。
(3)教師的能力。課程實施效果的差異除了取決于教師對課程的認識、態度以外,更重要的還是他們的個人背景、智力水平、學歷層次所造成的能力差異。
(4)交流與合作。交流和合作可能是教育決策者、課程設計者與教師之間的,也可能是教師與教師之間的。這有助于加強相互間的理解與支持,有利于課程的實施。
3.學校的特點
(1)學校領導和行政部門的態度與工作;
(2)學校支持系統的;
(3)學校環境的氛圍支撐,這包括學校環境所形成的心理環境和物理環境。
4.校外環境
校外環境包括政府機構和社會各界。
(1)政府機構是影響課程實施的重要力量,學校的課程計劃與學校所在地的需要越一致,就越能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
(2)社會各界如新聞媒介、社會團體、學生家長的理解和支持,也可以成為推動課程實施的無形動力。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