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的基本任務
1.使學生掌握系統的現代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技巧教學的首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系統的現代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其他任務的實現都是在完成這一任務的過程之中和基礎上進行的。
2.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在傳授知識、發展智力的同時,還要努力使學生形成一定社會所需要的價值觀、世界觀和道德品質,同時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為學生興趣、愛好及內在潛能的釋放提供條件。
3.發展學生智能,特別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一般來說,智力是保證人們有效地認識客觀事物的穩定的心理特征的綜合。現代教學要自覺發展學生的智能,尤其要重視發展學生的創造才能和實踐能力。
4.發展學生體能,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教學不僅要傳授科學的文化知識,也要關注學生身心的平衡發展,使學生掌握鍛煉身體的知識和技能,養成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達到增強體質、促進發展的目的。
5.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能力
教學也要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要運用藝術、大自然和社會生活中的美來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形成高雅的審美情趣。
二、教學的作用
教學的作用和意義主要體現在:教學在傳承文化(對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促進青少年學生個性全面發展上(對個人全面發展的促進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價值,在學校工作中居于主要地位(教學在教育活動中的積極作用)。教學是貫徹教育方針,實施全面發展教育,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
1.教學是傳播系統知識、促進學生發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社會經驗的再生產、適應并促進社會發展的有力手段通過恰當的教學可以有計劃地較簡捷地將人類積累起來的科學文化知識轉化為學生的個人精神財富,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在短時間內達到人類發展的一般水平,保證社會的延續和發展。
2.教學是進行全面發展教育、實現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為個人全面發展提供科學的基礎和實踐,是培養學生個性全面發展的重要環節教學不僅能夠有目的有計劃地將包括智育、德育、美育、體育和綜合實踐活動在內的教育的各個組成部分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基本規范傳授給學生,為他們在智能、品德、美感、體質和綜合實踐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還能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形成自己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3.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學校教育工作必須堅持以教學為主(教學的地位)
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學校教育工作必須堅持“教學為主,全面安排”的原則。學校是專門培養人的機構,要使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都得到發展,就需要通過教學、課外校外活動、生產勞動等途徑來實現。教學在學校教育工作中所占時間最多,涉及面最廣,對學生的發展影響面深刻,對學校教育質量的影響也最大。所以,學校工作必須以教學為主。
學校工作以教學為主,既是由教學本身的性質所決定的,也是多年來教育工作經驗的總結。但是,學校工作以教學為主,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輕視甚至忽略其他工作,而是應當堅持“教學為主,全面安排”。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