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同的角度和標準出發,教學評價可以劃分為不同的類型。
一、根據評價采用的標準,可以分為相對性評價、絕對性評價和個體內差異評價
1.相對性評價
相對性評價又稱為常模參照性評價,是運用常模參照性測驗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的評價,它主要依據學生個人的學習成績在該班學生成績序列或常模中所處的位置來評價和決定他的成績的優劣,而不考慮是否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
相對性評價具有甄選性強的特點,因而可以作為選拔人才、分類排隊的依據。它的缺點是不能明確表示學生的真正水平,不能表明他在學業上是否達到了特定的標準,對于個人的努力狀況和進步的程度也不夠重視。
2.絕對性評價
絕對性評價又稱為目標參照性評價,是運用目標參照性測驗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的評價,它主要依據教學目標和教材編制試題來測量學生的學業成績,判斷學生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的要求,而不以評定學生之間的差異為目的。
絕對性評價可以衡量學生的實際水平,了解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宜用于升級考試、畢業考試和合格考試。它的缺點是不適用于甄選人才。
3.個體內差異評價
這種評價是對被評價者的過去和現在進行比較,或將評價對象的不同方面進行比較。
二、根據教學評價的作用,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1.診斷性評價
診斷性評價是在學期開始或一個單元教學開始時,為了了解學生的學習準備狀況及影響學習的因素而進行的評價。它包括各種通常所稱的摸底考試。
在教學活動中,診斷性評價的主要功能是:(1)檢查學生的學習準備程度;(2)決定對學生的適當安置;(3)辨別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
2.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為改進和完善教學活動而進行的對學生學習過程及結果的評價。它包括在一節課或一個課題的教學中對學生的口頭提問和書面測驗。
在教學活動中,形成性評價的主要功能是:(1)改進學生的學習;(2)為學生的學習定步;(3)強化學生的學習;(4)給教師提供反饋。
3.總結性評價
總結性評價也稱為終結性評價,是在一個大的學習階段、一個學期或一門課程結束時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總結性評價注重考查學生掌握某門學科的整體程度,概括水平較高,測驗內容范圍較廣,常在學期中或學期末進行。
在教學活動中,總結性評價的主要功能是:(1)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2)證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達到教學目標的程度;(3)確定學生在后繼教學活動中的學習起點;(4)預言學生在后繼教學活動中成功的可能性;(5)為制訂新的教學目標提供依據。
三、按照評價主體,可以分為外部評價和內部評價
1.外部評價
外部評價是被評價者之外的專業人員對評價對象進行明顯的(看得見的、眾所周知的)統計分析或文字描述。
2.內部評價
內部評價也就是自我評價,指由課程設計者或使用者自己實施的評價。內部評價雖然往往不如外部評價結果可靠,但對于某些隱性的評價內容,外部評價往往難以發現,只有自評才能反映出來,因此,內部評價可彌補外部評價的某些局限性。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