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客觀性原則
貫徹客觀性原則,首先要做到評價標準客觀,不帶隨意性;其次要做到評價方法客觀,不帶偶然性;此外還要做到評價態度客觀,不帶主觀性。只有這樣,才能如實地反映出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業水平,為指導改進教學工作提供依據。
2.發展性原則
教學評價是鼓勵師生、促進教學的手段,所以教學評價應著眼于學生的學習進步和動態發展,著眼于教師的教學改進和能力提高,以調動師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3.整體性原則
貫徹整體性原則,首先要做到評價標準全面,盡可能包括教學目標和任務的各項內容,防止突出一點、不及其余。其次要把握主次,區分輕重。整體性不等于平均化,要抓住主要矛盾,從決定教學質量的主導因素及環節上進行評價。此外還要把分數評價、等級評價和語言評價結合起來,以求全面、準確地接近客觀實際。
4.指導性原則
貫徹指導性原則,首先要明確教學評價的指導思想在于幫助師生改進學習和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其次要及時反饋信息;此外要重視形成性評價的作用以便及時矯正;最后,對學生或教師的分析指導要切合實際,注意發揚優勢,克服不足。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