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事業的興起,社會科學研究的調查法、文獻法、歷史研究法,以及自然科學研究的歸納法、實驗法、統計法等,都先后進入教育科學研究領域。
特別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教育科學研究奠定了科學的方法論基礎,使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使用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一、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當今教育研究中運用廣泛的定性研究方法,也是描述性研究和實地調查的一種具體方法。
深度鏈接
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是一種綜合性的研究方法,需要通過個案觀察、問卷、訪談、測驗等多種途徑與方法,不斷收集研究資料,了解研究對象發展變化的第資料。
個案研究的優點是它能以生動的描述過程形象地展示個案,這是定量統計難以做到的。個案研究也有其自身的局限,即研究結論的主觀性較強;常常會遇到倫理道德問題;個案研究成果的推廣性有限;對研究人員的語言技能、洞察力有較高要求。
二、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是指實際工作者(如教師)基于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與講師、學者及本單位的成員共同合作,將實際問題作為研究的主題,進行系統的研究,以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的優點在于:靈活,能適時做出反饋與調整;能將理論研究與實踐問題結合起來;對解決實際問題有效。對行動研究的批評在于:研究過程松散、隨意,缺乏系統性,影響研究的可靠性;研究樣本受具體情境的限制,缺少控制,影響研究的代表性。
三、質的研究法
深度鏈接
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法的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論、歸納規律,而是針對教育活動和教育實踐中的問題,不斷地探索、改進和解決教育實際問題。行動研究將改革行動與研究工作相結合,與教育實踐的具體改革行動緊密相連。
質的研究法也稱為“實地研究法”或“參與觀察法”,它是基于經驗和直覺之上的研究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作為研究工具,憑借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在與研究對象的互動中理解和解釋其行為和意義建構。
質的研究最早起源于人類學、社會學、民俗學等學科,近年來逐漸應用于教育領域。質的研究的總體特征可以概括為:一種歸納的、描述的、現場參與的研究方法。
質的研究的不足有:無法精確描述群體現象;研究過程周期較長、耗時費力;難以檢驗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在結論和推論方面都有欠缺。
四、敘事研究
敘事研究是教育主體敘述教育教學中的真實情境的過程,是通過講述教育故事,體悟教育真諦的一種研究方法。通過教育敘事展開對現象的思索,對問題的研究,是一個將客觀的過程、真實的體驗、主觀的闡釋有機融為一體的一種教育經驗的發現和揭示過程。
近年來教育敘事研究已成為教育科研的新取向。教師敘寫自己的教育故事,并從中總結出自己的教書育人的方法和“理論”,已經成為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五、觀察法
觀察研究法是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計劃,在自然條件下,對研究對象進行系統的連續的觀察,并作出準確、具體和詳盡的記錄,以便全面而正確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況的一種研究方法。觀察法是教育科學研究廣泛使用的一種方法。觀察法不限于肉眼觀察、耳聽手記,還可以利用視聽工具,如錄音機、錄像機、電影機等作為手段。
六、調查法
調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采用問卷、訪談、觀察、測量等方式對現狀進行了解,對事實進行考察,對材料進行收集,從而探討教育問題、教育現象之間聯系的研究方法。調查研究是教育研究中運用廣泛的研究方法之一。常用的調查方法有問卷法、訪談法和調查表法。
七、實驗法
實驗研究法是根據研究目的,運用一定的人為手段,主動干預或控制研究對象的發生、發展過程,通過觀察、測量、比較等方式探索、驗證所研究現象因果關系的研究方法。實驗研究的目的是發現事物間的因果關系,是各類研究中唯一能確定因果關系的研究。
實驗研究的優點主要有:能確立因果關系,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研究結果客觀、準確、可靠;能對變量進行控制,提高研究的信度;能為理論的構建提供佐證和說明;能將實驗變量和其他變量的影響分離開來;嚴密的邏輯性是其他研究方法難以比擬的。實驗研究的缺點主要有:應用范圍有限,有些問題難以用實驗的方法來解決;可能會有人為造作的痕跡,實驗的結果不一定就是現實的結果,缺乏生態效應等。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