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學生學習的特點是:
(1)間接性學習為主,直接性學習為輔;(2)組織計劃性;(3)有效性;(4)年齡差異性;(5)學生學習的面向未來性。
2.桑代克提出的三條基本學習規律是什么?
答:準備律、練習律(應用律、失用律)、效果律。
3.簡述強化的類型和技巧。
答:強化的類型有:
(1)依據強化間隔狀況分類:固定間時強化、靈活間時強化、固定間次強化、靈活間次強化;
(2)根據行為后果分類的強化類型:正強化(增加刺激,增強行為)、負強化(減少刺激,增強行為)、懲罰1(增加刺激,減少行為)、懲罰2(減少刺激,減少行為);
(3)依據強化的性質分類:原級強化和次級強化、替代強化和自我強化。
技巧:(1)控制強化量;(2)安排強化程序:(靈活使用固定和靈活強化);(3)即時強化和延遲強化的轉換使用。
4.簡述布魯納發現學習理論的要點。
答:(1)學習是一個主動的認知過程;(2)對兒童心理發展實質的看法:從依賴刺激到減少刺激;(3)重視學習過程;(4)強調形成學習結構;(5)強調直覺思維的重要性;(6)強調內部動機的重要性;(7)強調基礎學科的早期學習;(8)強調信息提取;(9)提倡發現學習。
5.試分析發現學習的優點和條件。
答:優點:(1)發揮智力潛力;(2)使外部獎勵向內部動機轉移;(3)通過對外信息的發現,學會以后發現問題的最優方法和策略;(4)幫助信息的保持和探索。
條件:(1)學生方面的條件,要求學生有相當知識與經驗的儲備,能夠進行選擇性思維,具有發現的動機和態度;(2)教師方面,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知識和教學指導水平;(3)教材方面,必須把原發現過程改編成適合于學生在課堂上再發現的過程。
6.簡述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的要點。
答:(1)有意義接受學習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形式。
(2)有意義學習的標準:“建立實質性聯系”;新舊觀念之間的聯系是非人為的,是一種合理的、別人可以理解,自然的而非人們主觀強加的關系。
(3)有意義學習的條件:學習材料必須具備邏輯意義(客觀);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必須具備適當的知識基礎(主觀);學習者必須具有有意義學習的心向(主觀)。
(4)有意義學習的類型:代表性學習、概念學習、命題學習。
7.什么是“掌握學習”?它對我們有何啟發?
答:掌握學習是指任何學習,不管多么復雜,都可以通過對教學目標的分析,而被分解成很細小的相繼成分;通過掌握每一個相繼成分,任何學生都可能掌握甚至最復雜的知識技能。他強調,幾乎所有學生都能達到掌握90%以上學習材料的目標,區別僅為花費時間有長短,提倡用形成性評價和綜合總結性評價取代傳統的測驗方法。
啟發:教學中雖好,但很難達到。
8.試分析人本主義心理學提出的教學任務。
答:(1)增加學生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性;(2)幫助學生為自己的學習負責;(3)增加創造性;(4)發展對藝術的興趣;(5)增強好奇心。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