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業作風的要求:
首先,教師職業作風應當是教師對教育事業、教育工作有執著的熱愛之情,視教育教學為一種享受,投入全部的精力。
其次,教師職業作風應當是講求教育教學的效率,思維敏銳,邏輯嚴密,決不是拖泥帶水、故做深奧。使教師的教學活動具有啟發性,趣味性。
再次,教師職業作風應當是以寬容、公正、友愛、自主的態度處理教育人際關系,真誠地對待他人,決不做作、虛偽。使人感到與教師的交往是富有感染力的。
最后,教師職業作風應當是積極進取的,才華橫溢的。教師應始終把握著時代的脈搏,用知識的甘露滋潤年輕一代健康成長。
八、教師職業道德范疇
從廣義上講,是指反映和概括教師職業道德現象的特征、方面和關系的本質的基本概念。
從狹義上講,教師職業道德范疇是指那些反映教師個人與社會、教師個人與他人之間最本質、最主要、最普遍的道德關系的概念。如教師的義務、教師的良心、教師的公正、教師的榮譽、教師的幸福等。
(一)教師義務
教師職業道德義務確立的重要性:
1.教師職業道德義務確立可以減少教育活動中的沖突,有利于教育任務的完成。
2.有利于教師在工作中進行道德上的“綜合判斷”。
3.教師職業道德義務確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義務意識。
4.教師職業道德義務確立有益于培養高尚的“師格”。
顯見義務和實際義務:
顯見義務:是指我們日常生活中能夠看到的普遍的常識性的(理所當然的)義務,例如忠誠、賠償、感恩、公正、仁慈、自我實現和勿作惡的義務等等。
實際義務:則表現著我們義務的全部現實,代表著實際趨向我們的義務。實際義務是道德“綜合判斷”的結果。
顯見義務雖然是理所當然的義務,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它可能僅僅是一種“義務假象”。
(二)教師公正
所謂教師公正,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正直無私地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公平合理地解決各種矛盾。
1.教師公正的作用:
第一,有助于樹立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
第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和健康的心理。
第三,促進良好校風和社會風氣的形成。
2.教師公正的培養:
第一,平等待人,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樹立正氣。
第二,堅持正義,敢于向社會不正之風作斗爭。
第三,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做到自身公正。
(三)教師的幸福
教師的幸福能力的培養包括狹義的和廣義的幸福能力的培養:
狹義的:
1.教師要充分認識自己的職業意義,并將自己的生命意義與之聯系起來。
2.教師必須有較高的德性水平和人生境界。
3.教師要有自己對教育活動的主體實踐能力。
廣義的:
1.教師應當具有良好的知識結構。
2.教師必須具有高超的教育能力。
3.教師還應當具有審美的素養。
九、教師職業道德教育
教師職業道德教育著重要抓三個方面的教育,即敬業教育、樂業教育和勤業教育。
1.敬業教育,就是教育教師認識本職業在社會生產總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本職工作的社會意義和道德價值。
2.樂業教育就是教育教師熱愛本職工作,認識到作好本職工作是光榮和幸福的。
3.勤業教育就是教育教師勤于事業,勤勤懇懇地做好教育教學工作。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