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是一種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區別于其他事物現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質的規定性。
2.20 世紀以后教育的特點
(1)教育的終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現代化。
記憶技巧:全民多現身
全:全民化,民:民主化,多:多元化,現:現代化,身:終身化。
3.沛西•能(英)和利托爾諾(法)主張教育的生物起源說。
記憶技巧:本能生利西
本能為動物界的生存本能,生為生物起源說,利西為利托爾諾、沛西·能。
4.孟祿(美)提出教育的心理起源說。
記憶技巧:心理做個無意識的美夢
心理為心理起源說,無意識代表心理起源說的教育是兒童對成年人無意識模仿主張,美夢代表美國的孟祿。
5.培根首次指出應該把“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科學歸納法第一人。
記憶技巧:培根首提出
培根首次指出應該把“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6.夸美紐斯(學科課程)提出“泛智教育”,教育遵循自然,系統論述班級授課制,其著作《大教學論》(1632)標志著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被稱作“教育學之父”。
記憶技巧:紐斯來實現
《大教學論》(1632)標志著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
7.赫爾巴特在《普通教育學》中提出了教育性教學原則、倫理學和心理學是教育學的基礎、
傳統三中心思想、教學過程的四個階段。
記憶技巧:巴特終規范
赫爾巴特讓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規范的學科。
8.有關教育目的的理論
(1)社會本位論:赫爾巴特、柏拉圖、孔德、涂爾干
記憶技巧:黑社會恐嚇柏拉圖
(2)個人本位論:盧梭、羅杰斯、福祿貝爾、裴斯泰洛齊
記憶技巧: 啰 嗦一路無人陪
(3)教育無目的論:杜威
9.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
(1)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
(2)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原則;
(3)直觀性教學原則;
(4)啟發性教學原則;
(5)循序漸進教學原則;
(6)鞏固性教學原則;
(7)量力性原則;
(8)因材施教教學原則。
記憶技巧:馮鞏找陰涼,尋思理直發
10.德育方法
(1)說服教育法:這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
(2)榜樣示范法:用榜樣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優異成就來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方法。
(3)實際鍛煉法: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方法。
(4)陶冶教育法:教師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優美的環境感染和熏陶學生的方法。
(5)道德修養法:教師指導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自我反省,以實現思想轉化及行為控制。
(6)品德評價法:通過對學生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而予以激勵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發展。
記憶技巧:淘寶在唯品會上講段(鍛)子,這給奇葩說起到了榜樣作用。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