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59年開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開始同步舉行,后者的委員還會列席前者的會議,從此,“兩會”概念應運而生,而全國政協比全國人大提前1至2天開幕。“文革”中,全國政協停止,全國人大則在1975年恢復一屆(四屆),因此,自1978年起,全國人大與全國政協再次完全同步。
全國兩會在3月召開的慣例,則始于1985年。此前,會議時間從年初,到年中,到年末,歷年均有不同。以五屆全國人大、政協會議為例,一次會議是在2月,二次會議在6月,三次會議在8月,四次和五次會議則安排在11月。
而自1995年起,每年全國政協均在3月3日、全國人大均在3月5日開幕。人大議事規則的寫法則是“第一季度”。之所以選擇在3月,中國政法大學憲政研究中心主任蔡定劍解釋說,原因之一,是有元旦和春節兩個假期,而春節一般不是1月,便是2月。
會期,也是自1995年起相對固定,除了涉及換屆選舉的一次會議一般為兩個星期(14-15天)外,歷年“兩會”的時間一般控制在10-12天左右。
2020年2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推遲召開,這是40多年來,我國首次推遲召開全國人大會議。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