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月3日,重慶市人民政府與清華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市委書記陳敏爾,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與清華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邱勇一行舉行座談并見證簽約。按照協議,雙方將立足清華大學科教資源優勢和我市發展實際,開展戰略決策咨詢;共同開展以智能化和生態文明為引領的科技創新,聯合開展重大科學研究,推動高水平科技成果轉化;加強教育領域合作,助力重慶“雙一流”建設,促進人才交流以及推動產學研合作等。重慶兩江產業集團還與清華控股、健坤投資、紫光集團簽署合作框架協議,促進產學研融通創新。
3、6月3日,在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上,市政府提交了關于《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對〈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我市民族地區和深度貧困鄉鎮脫貧攻堅工作情況的報告〉的審議意見》研究處理情況的報告。市政府對市人大常委會就脫貧攻堅工作提出的五項具體建議已逐一辦理改進。
4、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市就業形勢復雜嚴峻,高校畢業生今年總量再創新高,達到23.5萬人,同比增加1.1萬人,面臨人數持續增加和疫情沖擊的雙重壓力。面對當下復雜嚴峻的就業形勢,我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5、6月3日,重慶市政府與清華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立足清華大學科教資源優勢深化合作,助力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據悉,我市將與清華大學在戰略決策咨詢、科技創新、“雙一流”建設、人才交流與合作、產學研協同5個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動重慶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6、5月20日,浪潮集團與兩江新區管委會聯合開發上線“兩江新區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兩天后,由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重慶分院、海爾數字科技(重慶)有限公司等四家單位及企業共同發起的智能裝備工業互聯網聯合創新中心在渝掛牌成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重慶分聯盟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市工業互聯網服務企業已有197家,累計推動5萬多家工業企業“上云上平臺”,讓重慶成為崛起的工業互聯網發展產業高地。
7、6月3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重慶商務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在重慶召開。會上,重慶市商務委與四川省商務廳簽署協議,將在商務領域全面合作,共建內陸改革開放高地。協議明確,雙方要推動商務領域改革協同、開放協同、產業協同、市場協同、民生協同,全面提升要素和市場活力,共同創建具有時代特征、區域特色的內陸改革開放高地。
8、6月3日,重慶市商務委和四川省商務廳簽署工作方案,啟動共建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范區。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范區是川渝合作的重要內容。2019年7月,四川省商務廳、重慶市商務委共同制訂《推進成渝城市群開放平臺共建共享2019年重點工作方案》,明確將探索建設川渝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范區,逐步形成“制度創新、信息共享、經驗共創、模式共建”新格局。
9、6月3日,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上一年度全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通過持續統籌“建、治、管、改”工作,去年全市環境保護工作各項年度任務圓滿完成,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成為社會發展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