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中國經濟社會再迎挑戰。一些經濟指標出現回落,一些行業受到沖擊。面對疫情影響,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運籌帷幄,科學決策,精準施策,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個多月來,全國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
寒隨嚴冬去,春上柳梢來。3月末,春日暖陽如約而至,中國經濟復蘇的力量正在匯聚。
復蘇:疫情對經濟影響是短期的、總體可控
一組衛星遙感數據顯示出這樣的圖景:
中國正在亮起來——近期中國夜間燈光數據正在回升。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隨著人們有序返崗復工,燈光亮度不斷提升。
交通正在忙起來——3月中旬相比2月下旬,渤海灣至長江口,以及北部灣區域,船舶航跡明顯延伸。
耕地正在綠起來——中國六大冬小麥主產區,冬小麥長勢持平或好于去年的占比接近九成,總體好于常年。
璀璨的燈光、忙碌的交通、增綠的大地,正是中國經濟在這個春天逐步恢復生機活力的信號。
誰也不曾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開年便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這只“黑天鵝”,一季度中國經濟首當其沖受到影響。
數據顯示,前兩個月,投資、消費、出口、工業等主要指標都出現兩位數下降,失業率也出現階段性上升。
“可以說這次疫情沖擊的廣度和深度是超預期的,但從主要指標變化的性質及走勢看,疫情沖擊是短期的、總體可控的,而且部分影響反映了抗擊疫情需要付出的代價,無需放大其負面影響。”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說。
盛來運分析,1月至2月農業、工業、投資、貿易等主要指標占全年比重較小。通常下半年經濟總量占全年55%,上半年占45%,其中一季度僅占20%左右。只要二季度后經濟加快恢復,就有機會彌補1月至2月的經濟損失。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兩個多月來,經過全國上下艱苦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經濟社會秩序正在加快恢復。
“2月10日復工,3月3日復工率達到100%,已經完全達到‘疫’前水平。”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民告訴記者,徐工指導供應商安全復工,科學調整生產計劃,力保長線產品、關鍵產品、市場急需產品供應,搶抓海外訂單,復工以來各項指標“日日看新、日日看高、日日看好”。
徐工是復工復產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全國除湖北外的規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超95%,中小企業復工率超70%。全國重點外貿企業已基本復工,產能恢復率超過70%的重點外貿企業占比已達7成。大型連鎖超市、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復工率超過99%,餐飲、住宿、家政等企業的復工率分別達到80%、60%和40%。
“上海的街道上行人慢慢多起來,越來越多的餐館和咖啡館開業。”德國《明星》周刊網站的報道觀察認為,最壞的情況似乎已經過去,中國正逐步恢復正常生活。
信息來源:http://fms.news.cn/swf/2020_qmtt/3_29_2020_qm_z/index.html
原作者:新華網
原標題:時政熱點:春天,匯聚復蘇的力量——寫在2020年首季中國經濟收官之際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