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考公告發布在即,國考報名也即將到來,距離2017年12月10日國考筆試的日子越來越近,在最后備考的四十多天時間里,考生們應該如何把握最后的時機爭分奪秒高效備考呢?在此華圖要給大家好好支招啦!
要想在2018年國考申論中取得高分,就需要了解國考申論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答、如何備考這幾個問題。
申論考什么?
自2010年以來,國考申論考試按照省級以上(含副省級)職位、市(地)級以下職位的不同要求,設置兩套試卷。試卷不同,考查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側重性,總體而言,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申論的難度大于市(地)級以下的申論,主要體現在綜合分析能力和提出問題能力兩個方面,即使考查能力相同,難度也有一定的差異。具體看下表:
省級以上(含副省級)職位考查能力 | 市(地)級以下職位考查能力 |
閱讀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給定資料的內容,準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含義,準確提煉事實所包含的觀點,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質問題。 | 閱讀理解能力——要求能夠理解給定資料的主要內容,把握給定資料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對給定資料所涉及的觀點、事實作出恰當的解釋。 |
綜合分析能力——要求對給定資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內容、觀點或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多角度地思考資料內容,作出合理的推斷或評價。 | 貫徹執行能力——要求能夠準確理解工作目標和組織意圖,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根據客觀實際情況,及時有效地完成任務。 |
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實踐經驗或生活體驗,在對給定資料理解分析的基礎上,發現和界定問題,作出評估或權衡,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措施。 | 解決問題能力——要求運用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具體問題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或辦法。 |
文字表達能力——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運用說明、陳述、議論等方式,準確規范、簡明暢達地表述思想觀點?!?/td> | 文字表達能力——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對事件、觀點進行準確合理的說明、陳述或闡釋。 |
申論怎么考?
國考申論題目一般設置5道題,一般包括概括題、綜合分析題、對策題、應用文和議論文寫作。
相對而言,概括題、綜合分析題、對策題和應用文寫作是客觀題,一般前三類題型都是采點給分,只要好好把握和理解給定材料內容,明確答題要求,失分相對較小,應用文寫作則采取采點給分和按檔給分相結合;而議論文是主觀性題目,按檔給分,需要考生好好把握好文章主旨、行文脈絡,在大作文的具體閱卷中一般二三類文出現較多。
申論怎么答?
理解好材料是答好申論的基礎,申論材料一般6000~8000字,由理論性材料和事實性材料構成,其中理論性材料包括權威理論性材料和一般觀點性材料,事實性材料則包括事實陳述和個別案例。
考生需要把多段申論材料理解透徹,梳理清楚主題、表現、原因、影響、對策,只有這樣才把申論題答好。在閱讀材料的時候,考生可以把握好首尾句原則、要素詞原則、觀點句原則、關聯詞原則,找出重點語句,理清材料之間脈絡。
概括要準確、全面、簡練
概括類題是指提煉材料中的主題要素如問題、影響、原因、對策等要點來揭示材料本質的一類題目。概括題的要求是準確、全面、簡練。
要想答好概括題,需要做到三步走:提煉要點、擴大外延和分類歸納。提煉要點是指去具象概念、提取重要的主謂賓,主要是去論據和論證分析、去事例和理論說明、去日期和具體數據;擴大外延不是無限的,一般擴大一級即可,且擴大外延的方向要基于材料;關于分類歸納一般分兩種情況,即要點太多不得不分類歸納和材料中暗示需要分類歸納。
綜合分析要全面深刻
在申論考試中,綜合分析題要求對材料中包含的要素、現象、觀點或具有特定內涵的詞句,進行全面、深入的辨析,并對辨析的結論進行綜合的評判,最終根據材料內容得出合理評價或解決問題的方法。
綜合分析題型具體包括要素明確類和要素不明確類。所謂要素明確型題目,是指通過閱讀題干就能夠直接明確的分辨出作答要素的題目稱,比如分析問題、分析原因、分析影響、分析啟示等;要素不明確型試題,一般是指通過閱讀題干不能夠直接明確地分辨出作答要素甚至作答思路的分析型試題,這類試題又可細分為理解類試題、評價類試題和比較類試題。
關于綜合分析題作答思路,要素明確類題目問什么,直接分析什么答什么即可,其本質是概括能力的一種延伸,是在概括的基礎上進行適當分析與推導。
關于要素不明確類中的理解類題目,其答題思路是表層含義+深層含義,具體是:先指出表層含義,即對詞語、短語或句子的字面含義進行解釋;再進一步指出深層次含義,即要揭示出詞語、短語或句子的引申含義,具體所答的要素根據給定材料的內容進行取舍,一般包括表現、原因、影響、對策。
關于要素不明確類中的評價類題目,其答題思路是三步走,即一表態:亮明觀點或表明立場;二擺論據:進行分析論證;三得出結論或提出簡要對策。
關于要素不明確類中的比較類題目的答題思路是明確比較的要素+逐個要素進行分析比較,分別得出小結論或最終結論。
對策要全面、可行、針對性強
提對策類題是以解決問題為主的題目,常見的提對策類題目有提出對策、建議、措施、方案等。
對策的來源包括材料內和材料外,材料內的對策包括概括和反推,即對權威材料、事例經驗、觀點建議進行概括,根據問題和原因進行反推;材料外的對策指的是應急性常態性的經驗,其中常態性的經驗可以從制度建設、思想觀念、人才隊伍、財務保障、科學技術、監督管理、人才隊伍、公議公開、財務保障、調查研究八個方面考慮。
對策的要求是針對性強、具體可行、內容全面、合情合理,同時注意輕重緩急原則和自身的職責定位。
要想把對策寫好,可以根據主體+對象+方式+內容+目的這個語言結構進行語言的組織。
應用文是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和個人用以處理各種公私事務、傳遞交流信息、解決實際問題所使用的具有直接實用價值、格式規范、語言簡約的多種文體的統稱。主要包含法定公文和法定公文以外的事務性文書兩種。目前在國考中,事務性文書出現的幾率比較高。
應用文寫作的具體要求是格式正確、內容要點準確、語言得體。
要想寫好應用文,精準審題是前提,也就是明確文種、身份、對象、目的、范圍;明確寫作內容是根本,寫作內容一般包括開頭、主體和結尾,開頭一般闡釋背景或緣由,主體一般包含是什么(內涵、本質、歷史發展過程等)、為什么(原因分析、積極意義、消極危害、緊迫性、必要性、可行性)、怎么辦(具體對策),結尾一般進行簡單的總結或呼吁號召,其中主體是關鍵;回歸材料提煉要素是關鍵;邏輯成文定乾坤。
議論文要主旨明確、論證有力、語言流暢
議論文是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度、看法和主張的一種文體,議論文三要素是論點、論據、論證。申論考試中的議論文是議論文在論話題中的反映。
申論議論文要想的高分,需要關注兩方面,即內容和形式:內容方面要做到主旨明確、論證有力、語言流暢;形式方面要結構合理、卷面整潔、字跡清晰。
要想寫好議論文,需要做到四步走。
第一步要選取符合主旨的中心論點。論點一定要切題,即與材料基本觀點必須一致;最好要新穎。
第二步要擬定體現文章主旨的標題。標題一定要體現文章主旨,不宜喊口號,要求簡練、醒目。
第三步要運用恰當的方法論證角度。一是要選取合理的論證角度,常見的論證角度包括原因、影響和對策,建議考生采取兩個影響+一個對策進行構思;二是選取充分的論據,論據包括理論論據和事實論據兩個方面,論據必須具備確定性、針對性、多樣性;三是運用合理的論證方法,常見的論證方有歸納法、類比法和演繹法。
第四步形成符合題目要求的結論。結論可以是回歸主旨+總結角度+暢想未來,也可以直接總結要點。
最后四十天干什么?
1、儲備素材
多關注社會熱點時事,多關心國家大政方針,多看資深評論員文章,了解理論熱點,拓展邏輯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
權威來源:《新聞聯播》、 人民網、 新華網評 、《理論熱點面對面》、《瞭望》、《中國之聲》
2、查缺補漏
研究透歷年聯考真題,尤其是2010年以來的國考申論真題,根據自己報考職位針對性的選擇對應的申論試卷,通過做題了解自己申論薄弱環節,查看自己失分最多的是客觀題還是寫作題,從而針對性的加強訓練,彌補短板,提升整體水平。
3、培養語感
寫寫寫!改改改!練練練!
認真做題,一遍遍修改自己的答案,抄寫和背誦標準答案、范文,培養語感,抓住得分點。
4、加強實戰
在最后四十天的備考時間中,考生可通過實戰模式進行復習,即將自己的作答時間調整到與國考的考試時間(下午14:00—17:00)一致,并嚴格按照考試的時間安排進行實戰訓練,提前適應考場氣氛和考試節奏,消除緊張感,找到問題,及早應對。
最后,預祝各位小伙伴成功上岸,一舉成公!
上一篇:第一頁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