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的崛起,離不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大潮。國門開放之初,勢單力薄、質量較差的自主品牌一度非常被動。所以才會出現質量低劣的“山寨”橫行,我們國貨也曾經成為低價質次的代稱。近幾年,從力推創新驅動發展到攻堅核心技術,從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企業家精神到設立中國品牌日……我們正在加快培育具備國際影響力的一流品牌,向制造強國、品牌強國邁出堅實步伐。
【從歷史角度開頭,娓娓道來品牌發展的歷史過程,并分析了當前的趨勢,即提出觀點,我國正在向品牌強國邁進。】
自主品牌形象持續向好,從根本上說得益于產品質量、設計能力和科技含量的實質性提升,符合廣大消費者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從從上世紀90年代聯想等國產電腦品牌的興起,到近年來華為、小米等國產手機品牌的崛起,正是靠著堅定不移地推動創新、守衛質量、做大品牌,中國制造才實現了從貼牌到創牌、從跟跑到并跑領跑的歷史性跨越。當前,我們的自主品牌就能有足夠的底氣和實力,到國際舞臺上一展拳腳,讓國民喜歡購買自主品牌,讓世界愛上中國制造。
【原因分析:自住品牌的崛起源于質量提升。并舉例幾個民族品牌產品來例證。事實上,這幾個品牌是我們經常作為事實論證的事例,一定要會舉一反三。】
品牌不僅是企業走向世界的通行證,也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有力支撐,更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國家形象的亮麗名片。當我們欣慰于自主品牌美譽度提升,也應清醒認識到,國際知名品牌數量還不夠多、實力還不夠強。
【過渡段。先是承接上文意義分析,緊接著簡單分析問題,為下文對策提出做了鋪墊。】
品牌建設不僅是企業的事,還是國家的事;不僅要提升品牌的硬實力,還要提升軟實力。加強自主品牌建設,一方面需要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夯實中國品牌的生產力基礎。應以創新驅動為核心、加強產品研發與質量管理,以質量和創新贏得消費者與公眾的認可與信任。另外,還需要為中國品牌注入文化內涵,挖掘、提煉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價值觀,尊重不同文化價值觀的差異性,講好“中國品牌故事”,以中國品牌促進跨文化溝通,贏得更廣泛的全球市場。
【對策提升。分別從硬實力和軟實力兩方面提出對策措施。】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這樣總結開放發展之路:“我們嗆過水,遇到過漩渦,遇到過風浪,但我們在游泳中學會了游泳”。我們的品牌發展也正是這樣,從無到有,主動同高手過招,到國際市場里配置資源,完成了從“一葉扁舟”到“巨型戰艦”的蛻變。堅持自主創新,狠抓質量,中國品牌一定能為國家產業版圖注入新活力,讓中國品牌屹立于世界品牌之林。
【結尾總結提升,引用習總書記的話,形象說明了品牌發展的歷程,最后對未來展望。】
來源:
人民日報:開啟品牌強國新征程 作者 艾梧
人民日報:高度重視中國品牌建設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