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秩序,互聯網自由難以真正實現。人們在享受互聯網帶來的省時、省力、方便快捷的同時,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讓享受互聯網服務的人承擔風險。網上慈善活動本可通過多元主體的參與聚沙成塔,最大限度匯聚著社會愛心,凝聚社會救助力量,傳遞愛的正能量。但因缺少秩序,有些人利用人們的愛心在網上進行騙捐詐捐,透支公眾的信任和愛心,影響捐助者乃至整個社會對網絡慈善的看法。此外,美團商家無牌無照經營,朋友圈微商假貨盛行,此番種種都讓真正的互聯網自由遙不可及。因此,沒有秩序,互聯網自由就難以真正實現,需要用秩序維護互聯網自由。
用秩序維護互聯網自由,科學立法是前提。互聯網傳播的廣泛性、互動性等特點,給網絡不良信息的滋生以及其他網絡不法行為提供了空間。當下很多網絡謠言屢禁不止,網絡暴力層出不窮,很大方面原因是缺少相關法律,致使很多新型的擾亂網絡秩序的行為無法得到相應的處罰。因此政府要加快立法進程,彌補網絡法律的空白,并出臺規范性、可操作性的文件,進一步規范執法部門的行為,切實維護網民的權益,讓網民的網絡行為更自由,同時增強網民對我國網絡健康發展的信心。
用秩序維護互聯網自由,嚴格執法是關鍵。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有了法律不能有效實施,那再多法律也是一紙空文。互聯網是“寶庫”還是“魔盒”,取決于法律能否嚴格落實。“約談制度”的落實,更好的促進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依法辦網、文明辦網;網絡治理行動的開展,使得網絡輿論環境得到改善,網絡秩序變得更好。由此可見,面對網絡詐騙、網絡暴力、侵犯隱私等種種不法行為,法律必須長出利齒,法律底線不可碰觸,法律尊嚴更不可踐踏。
用秩序維護互聯網自由,全民參與是保障。文明上網,人人有責,網民是網絡秩序維護的主力,也是網絡自由的最大受益者,承擔維護網絡秩序義不容辭。網民要自覺遵守秩序,不制造網絡謠言,不傳播低俗信息,不人云亦云,保持客觀理性;要積極傳播安全用網知識,對不法網站進行舉報,主動承擔建設清朗網絡環境的責任,傳播正能量。我們每個人都在網絡環境中,是利益共同體,網絡缺乏秩序,侵害每一位網民的合法權益;網絡秩序井然,每一位網民都能切實享受到網絡帶來的自由與便利。因此,維護網絡秩序,實現網絡自由是每一位網民的責任。
自由是在秩序的基礎上得以實現的,只有秩序才能產生自由。因此,必須構建維護互聯網秩序,用秩序為互聯網自由保駕護航!(計空格:1200字)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