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這樣的出題特點,我們可以使用核心成分分析法。所謂核心成分分析法,就是我們在閱讀中對于定義中起限制性的一些成分進行勾畫分析,利用核心信息來快速排除干擾選項。核心成分主要指主體,客體,目的,原因,條件等。其中,主客體的考查最多,尤其是在行政法等相關定義中。
例題1:順應是指當環境發生改變或當生物遷入新環境時,生物對所在環境條件產生的生理適應過程。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體現順應的是( )。
A.松樹冬季的耐寒力由夏季的-8℃變為-30℃
B.某些蒼蠅由暗處飛到強光下,會不停地擺頭決定方向
C.小王轉學進入新的學校學習,他更加興奮了
D.參加溝通技巧培訓后,小李采用新的方式與他人交流
解析
A。分析定義我們可以找到3個要點:①當環境發生改變或當生物遷入新環境②生物對所在環境條件③生物生理適應過程。 A項中,松樹由夏季到冬季是環境變化符合要點①,冬季的耐寒力的改變是生理適應,符合要點②③,故目前滿足所有要點是最優項,保留; B項中,蒼蠅不停地擺頭,屬于動作變化,目的是尋找方向,并沒有適應強光環境不符合定義③,排除; C項中,小王興奮,屬于心理適應過程,不符合定義③,排除; D項中,小李改變交流方式,屬于方法的改變,不符合定義①②③,排除。 故本題選A。
需要強調的是,做題時我們不需要完全辨別出哪個部分是目的還是原因,因為區分的過程過于浪費時間,得不償失。我們要做的是對文段進行劃分,更好地去篩選出重要細節,不遺漏。不過,不是所有題目都可以用此方法,它適合定義短,難懂的題目。從學科角度來說,更加適合法律、管理學、經濟學。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