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分析作為行測必考內容之一,相對來說知識點整,比較容易上手,在行測中分值占比高,是大家必拿分數,那今天在這里帶大家學習一下資料分析中隔年增長率這一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能助大家順利備考。
一、什么是隔年增長隔年增長率的概念可以對比同比增長率來理解,比如
已知:某省2019年大豬蹄子量為A萬噸,增長率為
,2018年大豬蹄子產量的增長率為
①若問該省2018年大豬蹄子的產量是多少,就是在求基期值,可以列式
進行求解;
②若問該省2017年大豬蹄子的產量是多少,其實還是在求基期值,但沒有直接給我們2019年比2017年的增長率,而是中間用2018年搭了個橋,就是在求隔年基期值,我們剛剛已經求出2018年的實際量,可以繼續求解,列式為
,整理得
。這里我們還是把做比較的2019年叫現期,把被比較的2017年叫做基期,重新給中間的過度量2018年叫做間期,且現期2019年的增長率叫
,間期2018年的增長率叫
就可以得出公示隔年基期值
而相應的,如果讓我們求2019年比2017年的增長率,我們可以用增長率
求解,帶入整理得,隔年增長率=
。
二、解決隔年增長率問題的三種方法隔年增長率的概念我們了解了,但是有的時候材料并不是直接求隔年基期,還會有其他形式,比如:
【例1】已知某省2018年大豬蹄子產量增產13%,比2017年高2個百分點,求2018年比2016年多產百分之多少?
【例2】已知某省2018年大豬蹄子產量為54321萬噸,指數為113,, 2017年指數為111,求2016年該省大豬蹄子產量是多少?
了解常見材料條件的形式后,這里為大家總結了解決隔年增長率問題的三種方法。
(一)直接運用公式求解。
【例1】已知2018年產量的增長率為13%,比2017年高2個百分點,求2018年比2016年多產百分之多少?
【解析】:2018比2016是隔年增長,這里讓我們求的是隔年增長率,已知了現期增長率,結合百分點的知識,易得間期增長率即2017年的增長率為13%-2%=11%, 直接代入公式
,即可解出2018年相比2016年的隔年增長率。
【例2】已知某省2018年大豬蹄子產量指數為113, 2017年經濟總量指數為111,求2016年該省大豬蹄子產量是多少?
【解析】:由增長率=(指數-100)%我們可以得知2018年增長率為13%即為
,2017年增長率為11%即為
,則2016年的值直接代公示為
。
(二)運用特值思想。
假設較小年份的值為1,結合基本公式“現期值=基期值 ×(1+增長率)”表示較大年份的值,進而結合基本公式
求解。
例如剛才的【例1】假設2016年大豬蹄子產量為1,則2017年產量為
,進而2018年產量為
,所以2013年比2011年產量的增長率為
。
大家發現這個方法和第一種方法算得的結果是一樣的,但是它的好處是不需要再去額外記公式,而我們有些考生往往想不起來隔年增長率的公式,或者分不清楚哪個是基期,哪個是間期,哪個是現期,這種思想運用熟練后,比較容易理解,不易出錯,當然啦,分得清楚的考生還是直接帶公式可以更快一些。
(三)運用倍數的知識,“增長率是幾倍-1”。
【例1】結合倍數的知識可知,“增長率=多幾倍=是幾倍-1”,所以已知2018年同比增長率為13%,則2018年是2017年的( 1+13%)倍,易求得2017年同比增長率為11%,則2017年是2016年的(1+11%)倍,所以2018年是2016年的(1+13%) X (1+11%) 倍,進而可以得到2013年相比2011年的增長率為(1+13%) X (1+11%) -1。
【例2】結合指數的知識可知,“
”即是倍數,所以2018年是2017年的1.13倍,2017 年是2016年的1.11倍,隔年增長率為1.13×1.11-1。
上面就是給大家講解了隔年增長率的推導和公式,以及結合特值和倍數的思想,為大家提供的三種求隔年增長率的方法供大家選擇。相信通過以上的學習,大家對隔年增長率問題會有更加清晰透徹的理解。
當然“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大家在備考過程中一定要多加練習,在這里預祝各位考生一路順風!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
上一篇:公務員行測:找一致?
下一篇:公務員行測:簡化運算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