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 備考QQ群:810828910 | 備考課程:一年/兩年協議無限學
———————————————————————————————————
在資料分析這類題目中,許多同學在做題的時候發現自己因為粗心而錯了很多題目。丟了很多不必要的分。那么接下來一起來看看有哪些語言描述易錯點吧。
1、在題目中有時我們會遇到比較增長量或者是比較增長率。我們來看一下區分,當題目中出現增長最快(慢)的是,增速,增幅,這些描述的都是增長率。增長最多(少)的是,增量,這些描述的就是增長量。
2、百分點的運用,增加,上升,上漲,上浮,多了幾個百分點,這幾個詞都是一個意思。減少,下降,回落,收窄了幾個百分點,這幾個詞都是一個意思。
3、多幾倍和是幾倍的區別,不要忘記是幾倍-1=多幾倍。
4、現期比重和基期比重的區別,一定要看清楚時間點。
5、累計6月與6月的區別,累計6月指的是1-6月的總量。
6、翻番的一些描述,給大家舉兩個例子:(1)2016年蘋果產量19噸,2017年蘋果產量81噸。我們發現2017年的量差不多為2016年的量的四倍,那我們可以描述為2017年的蘋果產量相比于2016年翻了兩番。(2)2016年蘋果產量21噸,2017年蘋果產量79噸。我們發現2017年的量也差不多為2016年的量的四倍,但是不到四倍,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能說2017年的蘋果產量相比于2016年翻了兩番,我們只能說2017年的蘋果產量相比于2016年翻了近兩番。(3)前兩種情況我們都可以描述為2017年的蘋果產量相比于2016年翻了約兩番。
7、計算年均增長量時,n為年份差,比如說求2011年-2016年的年均增長量,n=2016-2011=5。
8、在計算比重的變化時,比重只能計算增長量,以百分點的形式呈現。但是在算平均數的變化時,平均數既可以計算增長量,也可以計算增長率,具體用哪個公式時得看一下答案有無單位。
9、在判斷比重和平均數的變化時,只需要比較Qa與Qb哪個大即可,不需要計算。
10、1+3.2%結果為1.032而不是1.32。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
上一篇:行測類比推理之“全同全異知多少”
下一篇:行測言語理解之“解決問題”要敏感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