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 備考QQ群:820473978 | 備考課程:三年直通協議
———————————————————————————————————
很多同學做主旨題時,經常會碰過一種文段,讀完之后感覺文段在描述問題,有時候正確選項不選對題干問題的概括,卻選描述對策的,而有時候正確選項又選對問題的概括而非對策。那么,“問題”“對策”究竟哪個對?下面以兩道題為例帶大家辨析這種文段究竟選“問題”還是對策:
【例1】我國是世界上農業開放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隨著對外開放的繼續深化,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將進一步融合,農業開放程度還會進一步提高。今后,我們不僅面臨來自農業現代化水平很高的發達國家的競爭,也將面臨來自勞動力優勢明顯的發展中國家的競爭。目前,國內農產品生產成本仍處在上升通道,租地、勞動力成本以及機械作業費用不斷上漲,糧食等農產品缺乏價格優勢, 而國際農產品價格下降、進口量增加,國內糧食庫存壓力增大,這對我國市場會形成巨大沖擊,將直接導致國內價格提高的空間收窄,國內農產品生產將面臨價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的雙重擠壓,比較效益下降。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國內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有待提高
B.必須加快轉變我國農業發展方式
C.應謹慎看待繼續提高農業開放程度
D.破解國內農產品發展困局迫在眉睫
【解析】A。文段首句交代農業發展的背景,第二句描述在這種大背景下,我國農業面臨競爭,第三句通過國內和國際全方位的對比說明我國農產品在競爭中處于下風,故文段意在強調的是,在對外開放繼續深入的背景下,我國農產品不具備競爭優勢。
A項文段意在說明的內容是我國農產品不具備競爭優勢,其實就是我們要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A正確;
B項“加快轉變我國農業發展方式”,文段未提及發展方式的話題,排除;
C項“提高農業開放程度”為背景介紹中內容,文段意在強調在此背景下,國內農產品面臨的競爭,故非重點,排除;
D項“破解國內農產品發展困局”對策并不能明確解決文中競爭力的問題,排除。
本題可以看出,若文段的脈絡是“問題+分析”時,作者的意圖是要解決問題,故應優選將問題解決的合理對策。但是,并不意味著所有這類文段都要選對策,如例二:
【例2】古籍修復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如果無法接觸到古籍,即使學習了相關知識也很難提高實踐能力。古籍修復雖然可以看作一門技藝,但需要文學、目錄學、乃至材料、化學等理工科目的背景知識才能更好地工作,對文化水平要求較高。圖書館、博物館等招聘單位對于古籍修復工作應聘者的學歷要求通常較高,需要本科及以上學歷,但是目前我國古籍修復專業的學歷教育卻以高職專科教育為主。這就使得文博機構的人才需求無法得到滿足,而具有一些實際操作能力的人又無用武之地。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古籍修復人才應具備多方面的專業知識
B.招聘古籍修復人才時應輕學歷,重能力
C.文博機構應為古籍修復人員提供實踐機會
D.古籍修復人才的培養與現實需求嚴重脫節
【解析】文段一、二句說明“古籍修復”的人才需要兩方面的能力,“實踐能力”和較高的“文化水平”。第三句話通過“但是”指出現存的問題,即具有實踐能力的人才不具備高學歷,這樣的現狀正是人才教育培養與現實需求嚴重脫節導致的。第四句通過指代詞“這”指出“人才教育培養與現實需求脫節”這一問題帶來的危害。所以文段意在說明人才教育培養與現實需求脫節。
A項只針對要求能力中的文化水平,表述片面,而且不是文段意在說明的內容,排除;
B項,文段重在說明我國古籍修復人才培養方面的問題,而非指出招聘古籍修復人才的時候應該怎么做,故選項所述對策無法解決文段中的問題,排除;
C項針對解決文段中的危害,并不能在根本上解決問題,且“提供實踐機會”這一對策無法解決問題,排除;
D項概括了文段中提及的主要問題,因選項中并沒有合適對策,故選D項。
通過本題,同學們應該能看出,文段脈絡同樣是“問題+分析”類型,因選項中不沒有合適對策,故次選問題本身。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