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可能性推理是前提與結論間不具有蘊含關系的推理,即從真前提不能必然而只能或然地推出真結論的推理。正是因為它的結論是或然的,所以可能性理作為行測的“老熟人”,往往讓人很頭疼,削弱選項、加強選項、無關選項傻傻分不清,做題容易掉進出題者設置的“小陷阱”。
其實做可能性推理也有它的“小竅門”,首先就是要提煉出題干中的“因果關系”。在可能性推理的題干中,往往都蘊含著一個因果關系,即從什么論據得出什么結論。能夠正確提煉題干的因果,是正確解題的基礎。其次就是在找正確選項的時候要時刻牢記并做到邏輯的三個精神:嚴謹性(不輕易外加生活中的主觀)、形式推理(不輕易外加生活中的客觀)、非專業性(不輕易外加專業知識)。能夠遵循邏輯的精神,是正確解題的保障。最后就是要正確區分削弱選項(因果倒置、切斷聯系、另有他因、舉例削弱)、加強選項(解釋因果、建立聯系、排除他因、舉例或類比加強)、無關選項(與題干話題不一致、沒有表達清楚題干中的邏輯關系)。只有正確區分選項,才能盡量避免掉入出題者的“陷阱”。
【例題】研究人員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將特定基因引入作物,使其能夠編碼合成 Bt 毒蛋白,該蛋白能殺死侵襲的害蟲。某地廣泛種植轉基因 Bt 棉花,有效控制了棉鈴蟲的危害,但與此同時,另外一種害蟲——盲椿象卻泛濫成災。對此,研究人員認為,盲椿象泛濫并非是轉基因 Bt 棉花導致的,而是由于當地氣候比較適宜盲椿象生長。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研究人員的觀點?
A. 盲椿象一般于 6 月上中旬從其他寄主遷入棉田,而這段時間正是二代棉鈴蟲的防治期。
B. 轉基因 Bt 棉花大面積種植后,由于棉花本身抗棉鈴蟲,農藥噴灑次數和用量都明顯減少,間接導致盲椿象種群獲得生存空間。
C.隨著盲椿象從棉田繼續向其他寄主遷移,盲椿象也威脅到了當地葡萄、蘋果樹、桃樹和梨樹的生長,成為多種作物的新蟲害。
D.棉花生長期間該地氣候條件同時也有利于棉蚜、地老虎和紅蜘蛛等害蟲的生長。
【解析】題干因果關系:盲椿象泛濫不是因為轉基因 Bt 棉花,而是因為當地氣候比較適宜盲椿象生長。
A選項說明盲椿象遷入棉田的時間與二代棉鈴蟲的防治的時間相同,但是題干探討的是盲椿象泛濫的原因。發生時間一樣,但棉鈴蟲減少和盲蝽象增多有什么關系呢?選項沒有進行說明。所以無關,排除。
B選項給我們解釋了盲椿象泛濫是因為轉基因 Bt 棉花的種植導致的,那就很可能不是因為當地氣候適宜生長。削弱了研究人員的觀點,保留。
C告訴我們盲椿象對其他植物造成了威脅,但是題干探討的是盲椿象泛濫的原因。話題不一致,無關,排除。
D選項說明棉花生長期間該地氣候有利于其他害蟲的生長,但是題干探討的是該地氣候是否會導致盲椿象的泛濫。對其他害蟲有利,那對盲椿象有什么影響呢?題干沒有說明,所以無關,排除。
所以正確答案就是B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