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考行測中可能性推理相比于必然性推理而言做題的正確率可能會更低,因為必然性推理更多的規則規律的應用,而可能性要對題目的整體論證過程進行周密的分析。但是大家往往在分析的過程中不得法,對于題干的整體論證把握不到位,使得最終思考的方向與題目實際的意圖不一致。那么這種類型的題目應該如何去思考,今天新公教育專家就以常見的論證模型之一的求異論證為切入點帶大家一起來探討。
在可能性推理題有多種論證模型,這些論證模型都是根據歷年的考試真題歸納出來的,每一個論證模型都有一些特殊的加強和削弱方式,如果我們在做題時候能夠直接利用,那么必然事半功倍。首先學習求異論證就得明白它的定義:在某個現象出現或不出現的場合中,發現某因素隨之存在或不存在,結論認為該現象與該因素之間有因果關系。
舉個例子來理解,例如:小李種植兩個大棚的西瓜,1號大棚施加了氮肥,最終高產了,2號大棚沒有施加氮肥,最終沒有獲得高產,所以小李得出結論正是施加了氮肥使得1號大棚獲得高產。這就是一個求異論證,在高產(現象)出現或不出現的大棚(場合)中,氮肥(因素)隨之存在或不存在,最終認為氮肥(因素)是高產(現象)的原因。這種類型在生活中也常見,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判斷出來,我們給大家歸納出了一個模型。
場合 現象 因素
甲 有E 有 D
乙 無E 無D
結論推測D是E的原因
在甲乙兩個不同的場合中,有因素D時有現象E,沒有因素D時沒有現象E,所以得出因數D是現象E的原因,符合這種模型的就是求異論證。當然論證模型重點討還是加強和削弱,下面就通過一個例題來探討下如何進行:
例1:小王和小李去考公務員,小王每天都看熱點新聞,小李從來不看,最終小王考上了,而小李沒考上
削弱:1.小王報班陪訓了而小李沒有,2小王每天都認真復習,小李幾乎不復習......
(還存在其他不同因素干擾)
削弱:熱點新聞相關內容題目在他們參加考試那年就沒有出現
(題干所列舉因素與題干現象沒有必然聯系)
加強:1.小王小李除了熱點新聞外,所報班陪訓情況,認真努力情況都一致
(排除其他因素干擾)
加強:2.熱點新聞相關題目在他們考試的當年數量眾多
(題干所列因素與題干現象存在必然關聯)
【練習】老張為了試驗某品牌化肥的效果,把自家的稻田分成東邊、西邊兩塊,在東邊地塊施肥,西邊地塊不施肥,水稻收割后,東邊地塊畝產700公斤,西邊地塊畝產產400公斤。因此,該品牌化肥能有效增產。
以下最能反駁上述論證的是:
A.東邊地塊的土壤肥力原本就比西邊地塊高
B.東西兩塊地種植的是同一品種的水稻
C.東邊地塊的水稻遭受過病蟲害
D.老張收割西邊地塊的水稻先于東邊地塊
【新公解析】答案:A.首先觀察題干問法特征,是一個求異論證模型。在700斤(現象)出現或不出現的兩塊地中(場合),某品牌化肥(因素)隨之存在或不存在,結論認為該某牌化肥(因素)是700(現象)的原因。A選項兩邊肥力不一樣說明還存在其他因素干擾,可以削弱。B選項一樣品種,排除了品種因素的影響故為加強,排除。C東邊在有過蟲災的情況下都比西邊高,說明該品牌化肥確實有用為加強,排除。D項收割順序與產量無關,排除。故答案選擇A。
新公教育專家提醒各位考生:可能型的求異論證是一種重要的模型,掌握這種模型的判定方式和特殊的加強和削弱方式,對于我們實際分析題干論證大有裨益。
或關注重慶新公企事業單位招聘微信號(cqsydw),及時掌握公考資訊!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