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標題類:詩歌和現代文都會涉及到標題鑒賞類的題,主要分為含義題和作用題。
(1)含義題答題角度:表層含義+深層含義。表層含義就是字面意思,深層含義就是內在主旨方面。
例如請賞析詩歌《早梅》標題的含義?
解析:緊扣“早”與“梅”二字,表層含義就能得出:“早”意為開放得早,即早開的梅花。深層含義抓住物象的內在,而這里的物象是梅花,即:通過“早”字來突出梅花不畏嚴寒的秉性。
(2)作用題答題角度:內容+結構。內容包括時間、地點、對象、環境、手法等方面,結構包括行文思路、線索、呼應等方面。
例如《哭泣的圓明園》標題有何作用?
解析:內容上抓住對象是圓明園,手法用了擬人,因此內容上可組織語言:標題交代了對象,使用擬人手法,形象地說明了過去歷史帶給圓明園的疼痛和恥辱。結構上抓住“哭泣”,可見本篇主旨應當是對圓明園被毀的哀鳴,明確結構上是呼應了主旨。
2.主體類:(以下句子包括現代文和詩歌的句子)
(1)“煉”字詞:含義(結合語境)+表達效果。字詞類的都要先闡述該字該詞在句中的含義,之后再談效果(有手法則點明手法),經常容易考的詞性有形容詞、動詞、數詞、色彩詞、重疊量詞。
例如:《鐘山即事》詩句中的“澗水無聲繞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這里的“繞和弄”好在哪?
解析:結合答題角度則可得出:“繞”為環繞意,“弄”為有意識表現意,(表面含義)這里運用擬人,使澗水和花草顯得有靈性,充滿生機與活力,更添對春天的喜愛之情。(表達效果)
(2)句子含義及鑒賞:解釋+(明手法)+深層作用。本句的字面含義先用自己的話疏通一遍,若有手法則需點明手法,深層作用則需要聯系主旨,結合語境分析這一句寫出了什么。若寫人則看是否突出了人物形象,若寫景則看景物傳達的情感,若寫事則看講述了怎樣的事實道理。
例如:《喜外弟盧綸見宿》詩句“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請賞析它的獨到之處?
解析:解釋詩句的字面意思為:雨中的黃葉樹已要凋零,燈下的白頭人已值暮年;手法這里采用了比喻和寓情于景,用樹之落葉來比喻人之衰老,不直接寫情,而將情完全寄寓在景物中;深層作用明確這句寫了景,則聯想到傳達的情,得出烘托了凄涼的氛圍,以悲景寫哀情。綜合以上即可。
(3)段落或句子作用:內容+結構+作用。內容闡明寫了什么內容即可,作用需要結合主旨進行分析,
結構一般分為三種類型:開頭(點題、照應題目、埋下伏筆、渲染氣氛、設置懸念、交代背景、作鋪墊);中間(渲染氛圍、推動……發展、承上啟下、引出下文、過渡自然);結尾(點明中心、揭示主旨、照應開頭、深化主旨、引人深思、留下想象空間)。
例如:《山漏》句中“水可以流轉,人也有回程。小軍回到了城里”這段話的作用?
解析:結合文本這段的內容寫出了水又流轉回來了,小軍又回到了城里,而村民也回到了礦上做工;結構上因為是中間段,則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作用則聯系主旨,本篇文章講的是不斷破壞環境的山村,可見諷刺了村民目光短淺,環境破壞為人們敲響了警鐘。
3.整體類
(1)語言風格:特點+舉例+情感。用一兩個詞點明詩或者文章的語言特點,再從文中找到能夠體現這個特點的實例進行剖析,最后明確一切詞語的修飾都是為了“情”作準備的,聯系全文說明這種語言特點傳遞的情感即可。
例如:王維的《新晴野望》請談談這首詩的語言風格?
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解析:抓住“曠、無氛垢、明、碧”可知這首詩的語言是清新、明朗的。舉例解釋則從詩句入手,第一聯寫出空氣明凈清新,原野格外開闊;第三聯的雨后的田野河水上漲,“白水”波光粼粼,陽光下“碧峰”秀出。全詩表達的情感出發可看出詩人愛自然,愛田園,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概括主旨:內容+主旨。概括某一部分的內容得出這一部分表現的主旨,而主旨一般可以從議論抒情的句子、開頭結尾、重復出現的關鍵句段中探尋。
例如:文言文《智伯索地于魏桓子》中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請結合文本進行分析。
解析:文中主要通過寫智伯因貪得無厭向魏桓子索要土地,魏桓子給了土地,智伯卻還想向趙國索要土地,最后在大戰中被多國圍攻,智氏自亡,告訴了我們一個人貪得無厭,由貪欲得逞,而至驕奢淫逸,最終必將會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而通過寫任章引經據典的向魏桓子闡明給土地與不給土地的利弊,告訴了我們做事要考慮到事情的前因后果,要周到詳細,須考慮到事情的利和弊。
在考試中,閱讀題主觀題、客觀題皆會有,客觀題有可選性則難度降低,主觀題也不要心慌,掌握以上答題技巧,謹記“答案皆在文章中”。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
上一篇:教師招聘:筆試復習篇
下一篇:教師招聘:議論文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