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決定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內因)
反應物本身的性質。
2.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外因)
(1)溶液的濃度:增加反應物的濃度,反應速率增大。
(2)溫度
①對可逆反應,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但吸熱反應速率增大的程度大。
②降低溫度,正逆反應速率都減小,但吸熱反應速率減小的程度大。
(3)壓強
①對于有氣體參加的反應,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壓強,氣體的體積減小,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加快。
②對于反應前后體積發生變化的反應,方程式中氣態物質化學計量數大的一側,其反應速率受壓強的影響程度大。加壓時,它增大的程度大;減壓時,它減小的程度大。
③對于有氣體參加的反應,討論壓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時,應區分引起壓強改變的原因,這種改變對反應體系的濃度產生何種影響,由此判斷出對反應速率有何影響。
對氣體反應體系,有以下幾種情況:
a.恒溫時:增大壓強→體積縮小→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加快
b.恒溫恒容時:
充入氣體反應物→濃度增大→速率加快
充入“惰性氣體”→總壓強增大,但各氣體分壓不變,即各物質的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
c.恒溫恒壓時:充入“惰性氣體”→體積增大→各反應物質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慢
(4)催化劑
催化劑能夠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同等程度的提高正逆反應的速率。
(5)其他條件:如光、反應物顆粒大小、溶劑、反應物的狀態等都可以影響化學反應速率。
鞏固練習
1.用鐵片與稀H2SO4反應制取氫氣時,下列措施不能使氫氣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
A.對反應體系進行加熱 B.改用98%的濃H2SO4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鐵片,改用鐵粉
【答案】B。解析:A.加熱可以加快反應速率,故A正確;B.濃H2SO4會使Fe鈍化,不能加快反應速率,故B錯誤;C.Fe可置換出Cu形成Fe﹣Cu﹣稀H2SO4原電池,加快反應速率,故C正確;D.改用鐵粉增大了接觸面積,可以加快反應速率,故D正確;故選B。
3.在密閉容器中,一定條件下,進行如下反應:NO(g)+CO(g)
1/2N2(g)+CO2(g);ΔH=-373.2 kJ/mol,達到平衡后,為提高該反應的速率和NO的轉化率,采取的正確措施是( )。
A.加催化劑同時升高溫度 B.加催化劑同時增大壓強
C.升高溫度同時充入N2 D.降低溫度同時增大壓強
【答案】B。解析:A.加催化劑同時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增大,因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則平衡逆向移動,NO轉化率降低,故A錯誤;B.加入催化劑同時增大壓強,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NO的轉化率增大,故B正確;C.升高溫度同時充入N2,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NO的轉化率降低,故C錯誤;D.降低溫度同時增大壓強,反應速率不一定增大,可能減小,故D錯誤;故選B。
4.在恒溫、恒容下發生反應:A(s)+B(g)=C(g)+D(g) △H<0。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向該容器中加入少量A,反應速率增大
B.向該容器中充入氬氣,反應速率增大
C.將粉末狀A代替塊狀A能加快反應
D.該反應為放熱反應,無需加熱
【答案】C。解析:A.A是固體,增加少量A,反應體系中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A錯誤;B.在恒溫、恒容條件下,充入氬氣,各物質的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B錯誤;C.粉末狀A代替塊狀A能增加接觸面積,能加快反應速率,C正確;D.鋁熱反應是放熱反應,但需要高溫加熱,D項錯誤;故選C。
上一篇:紅紫光問題如何快速求解
下一篇:認清自我與非我的——免疫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