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5月4日,北京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這場運動不久就席卷全國,于是學生罷課,商人罷市,工人罷工。這場運動使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先進文化產生了強烈的碰撞,中國傳統文化處于下風,新思想的傳播與流行使中國傳統文化受到的威脅日益加劇。雖然新文化運動主要針對中國傳統文學,但傳統繪畫也受到波及,尤其傳統中國山水,備受批判,中國繪畫革新勢在必行。康有為在戊戌變法的時候就認為中國繪畫從明朝時期就停滯不前,甚至是衰落,后來他在為《萬木草堂》的序言中寫道:"中國畫到清朝時期已經衰落,難道只有衰敗。到現在郡邑沒有聽說畫人的。"他舉了幾個例子,臨摹四王、二石的糟粕,枯筆數筆,味同嚼蠟,難道又能傳給后代,如何與現在歐美日本爭勝呢?……如果仍然守舊不變,舊中國畫學應就滅絕。"由此可見中國畫當時的處境十分的困難。
"五四運動"時期《新青年》雜志第六卷1號,發表了兩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一篇是呂征的《美術革命》,此文要求《新青年》雜志要以"引導美術革命為己責"。另一篇是陳獨秀回答呂征而寫的《美術革命-答呂征》,在這篇文中他說:"要想使中國畫得到改變,必須革掉"四王"的命……所有人都用臨、摹、仿、托四王的繪畫,一味的復古,幾乎沒有人自己創作繪畫,四王在中國繪畫留下了如此惡劣的影響。像這樣一味的學習推崇正宗,像這樣的一直盲目崇拜的偶像,要是不打倒的話,就難以輸入西方的先進繪畫,必然成為中國畫的最大障礙。"此時已有人提出了要改革中國畫,以及如何改造中國繪畫的方法。
康有為,陳獨秀等人的這一席話,主要是振興中國繪畫,反對一味的仿古、摹古,對當時的現狀可謂是針砭時弊,對當時的畫家造成了較大的震驚。民國時期,由社會變革導致的繪畫變革是史無前例的,這場變革同時也使中國畫重新煥發了生機,同時也填補了中國繪畫的些許空白。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上一篇:重慶教師招聘:與球有關的幾何體
熱門招聘 | 備考干貨 | 實時互動 |
---|---|---|
實時更新 | 關注查看 |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