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國民生產總值和經濟全球化及全球經濟的“多極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有人認為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程度是影響全球GDP演變的關鍵因素;也有人認為世界多極化趨勢發展程度是影響全球GDP演變的關鍵因素。雖觀點不一,但各有其道,考試中也會從不同的出發點考查大家對這一熱點的理解。為方便大家備考,現將相關知識點及考點整理如下。
二、知識梳理
(一)資本主義殖民體系的形成和認識
1.形成過程:從15世紀新航路開辟起,世界資本主義經歷了幾百年的擴張,到20世紀初,亞洲被分割完畢;19世紀晚期,非洲瓜分完畢;獨立后的拉丁美洲實際上成了英美等國的附屬國。
2.時間與標志:20世紀初,帝國主義列強已控制了世界上絕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它包括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屬國三個部分。
3.解體:伴隨著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和不斷的發展,殖民體系開始解體。二戰后,在反法西斯斗爭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覺悟提高,民族民主意識的增強,亞非民族解放運動高漲,帝國主義殖民體系不斷瓦解。
4.評價
(1)資本主義殖民體系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重要組成部分,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最終形成,標志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確立。
(2)它徹底打破了世界各地封閉孤立狀態,使世界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有利于世界經濟文化的交流,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
(3)這是一個極不平等的市場。它是建立在列強宰割奴役亞非拉人民基礎上的,這種聯系的加強,體現的是列強對亞非拉廣大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控制,是不正常的現象,必然遭到亞非拉人民的反抗。
(二)以美國為主導的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建立
1.金融方面:美國憑借安排戰后世界經濟秩序之機,取代英國,通過《布雷頓森林協定》確立了美元的霸權地位,建立了一個以美元為中心的新的世界貨幣體系。
2.國際貿易方面:為了對外擴張和輸出大量商品的需要,美國積極推動國際貿易的自由化,簽署《關稅及貿易總協定》,迫使英國放棄大英帝國特惠制。美國打著相互減讓關稅的幌子,降低別國的關稅,以擴大自己的商品輸出,實際上形成了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
3.工業方面:美國擁有了強大的工業力量,成為世界工廠。
4.科技方面:美國經濟的繁榮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使美國在第三次技術革命中處于領先地位,加強了它在世界經濟中的主導地位。
(三)兩極格局下國際關系的變化和多極化趨勢加強的影響
1.兩極格局下的國際關系的變化
(1)美蘇之間。美蘇爭霸對蘇聯造成極大的損害,加速了蘇聯的解體。
(2)資本主義國家之間。隨著西歐和日本的崛起,美國霸權地位受到挑戰,資本主義世界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開始形成。
(3)第三世界國家與霸權主義、殖民主義勢力。不結盟運動的發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在東西方兩大集團之外增加了一支嶄新的國際政治力量。
2.多極化趨勢加強的影響
(1)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有利于體現各國和各國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2)多極化趨勢的加強,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符合國際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
(3)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既是經濟多極化、全球化的結果,又進一步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
(4)有利于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有利于促進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的協調平衡發展。對發展中國家而言,既提供了機遇,又提出了挑戰。
(四)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1.加速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繁榮,加劇了全球競爭中的利益失衡。
2.發達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占主導地位,成為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3.有利于吸引外資、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開拓國際市場;但是在經濟競爭中處于劣勢和被動的地位。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