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賽爾——雙生子爬梯實驗——成熟機制起決定作用
吉布森、沃克——視崖實驗——深度知覺
賈德——水下擊靶實驗——經驗類化說/概括說
苛勒——黑猩猩實驗——頓悟說——小雞啄米實驗——關系轉化說
皮亞杰——貓開籠取食實驗——試誤說
巴甫洛夫——狗進食的搖鈴實驗——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斯金納——迷箱實驗——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
托爾曼——小白鼠走迷宮實驗——符號學習理論
陸欽斯——量杯實驗——定勢影響功能固著
科爾伯格——道德兩難故事——三水平六階段
皮亞杰——對偶故事法——他律到自律
二、理論-人物 對應問題
斯賓塞-科學知識最有價值/教育預備說
布魯姆-掌握學習理論
贊科夫-發展性教學理論/一般發展
瓦根舍因-范例教學法
蘇霍姆林斯金-全面和諧教育理論
蘇格拉底-產婆術
馬卡連科-集體主義/平行教育/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
舒爾茨-人力資本理論
布拉梅爾德-社會改造主義
奈勒-存在主義
泰勒-目標模式/目標評價模式
斯滕豪斯-過程模式
斯克利文-目的游離評價模式
克伯屈-設計教學法
伯克赫斯特-道爾頓制
沙塔洛夫-“綱要信號”圖標發
喬治洛扎諾夫-暗示教學法
彼得麥克費爾-體諒模式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動機說/人格“三我”
加里培林-心智技能五階段
維納-成敗歸因理論
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社會模仿模式/觀察學習
沃爾夫-形式訓練說
桑代克、伍德沃斯-共同要素說
三、關鍵期
2—3歲:口頭語言發展的關鍵期
4—5歲:書面語言發展的關鍵期
小學四年級:思維發展的關鍵期
初二年級“品德發展的關鍵期
5歲:智力發展的關鍵期
四、數字類
古希臘三哲: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四書五經:大學、論語、中庸、孟子;詩書禮義春秋
七藝:三科(文法、修辭、辯證法);四學(算術、幾何、天文、音樂)
五大規律:順序性、階段性、不平衡性、互補性、個別差異性
四大因素:遺傳、環境、學校教育、個體主觀能動性
備課“三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三計劃”(學期計劃、單元計劃、課時計劃)
操作技能四階段: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練
心智技能三階段: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內化
創造性思維四階段:準備-醞釀-豁朗-驗證
五、文件類
1902-壬寅學制;
1904-癸卯學制
1922-壬戌學制
1941-關于學制改革的決定
1966-關于教師地位的建議
1995-教育法
十七大-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義務教育法》-1986.4.12頒布,7.1實施;2006.6.29修訂,9.1實施
《教師法》-1993.10.31頒布,1994.1.1實施
《未成年人保護法》-1991.9.4頒布;2006修訂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